3.1明理学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儒学产生 初步发展 春秋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面临挑战,三教合一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魏晋南北朝—隋唐 理学产生,儒学复兴 第三课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 《中国人史纲》 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②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汉书.艺文志》云:“后世经传……而务碎义,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东汉时得到统治者支持(汉明帝建白马寺) 主张“神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这辈子忍受苦难,下辈子就进入极乐世界。 ⑵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尊老子为教主。 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希望成为神仙。 ⑶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盛行的原因: ①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寻求精神寄托 ②宗教本身的欺骗性和与麻痹性 ③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 泰山名胜—红门宫 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魏晋南北朝:儒佛道三教互相影响并发展 隋 朝: 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唐 朝: 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三教图》(清·丁云鹏) 《三教图》(清·丁云鹏) 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道家师傅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即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至于儒家,在西天取经路中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有“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的等级观念,都有儒家思想的痕迹。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2.“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儒学复兴运动 (1)先声——韩愈、李翱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原因: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励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3)影响:①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②理学应运而生。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 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物。是儒家思想汲取道教、佛教的有益内容,并注入哲学因素,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因主要是在宋明时期完成,又称为宋明理学。所谓“理”,在自然界中就是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在人的身上,“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如“三纲五常”。 2、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3、基本思想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 4、主要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三、发展过程: 1、理学的创立: (1)北宋五子: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开创者 (2)北宋五子的基本主张: ①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依据。 ②邵雍: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③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④程颢、程颐: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为“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2、理学的成熟 朱熹(1130—1200) 南宋儒家学者,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朱张会讲 1.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 ——《朱子文集》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 ——朱子文集 ①理气关系论 :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的,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