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沟眶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臭椿沟眶象 ?? 发布日期:2010-09-07??作者:花木编辑 核心提示:名称:臭椿沟眶象 学名:Eucryp?torrhynchus?brandti(Harold) 类属:属鞘翅目象甲科 分布与危害?臭椿沟眶象又名椿 名称:臭椿沟眶象 学名:Eucryp?torrhynchus?brandti(Harold) 类属:属鞘翅目象甲科 分布与危害?臭椿沟眶象又名椿小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昆虫。主要蛀食危害臭椿和千头椿。初孵幼虫先危害皮层,导致被害处薄薄的树皮下面形成一小块凹陷,稍大后钻入木质部内危害。沟眶象常与臭椿沟眶象混杂发生。幼虫主要蛀食根部和根际处,造成树木衰弱以至死亡。?? 沟眶象危害状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5毫米左右,宽4.6毫米左右。黑色或灰黑色。头部有小刻点,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密被粗大刻点。前胸几乎全部、鞘翅肩部及后端部密被雪白鳞片。? 沟眶象成虫 卵长圆形,黄白色。? 幼虫长10至15毫米,头部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每节背面两侧多皱纹。? 蛹长10至12毫米,黄白色。沟眶象属鞘翅目象甲科,同臭椿沟眶象形态近似,但体形稍大。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或土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化蛹,6—7月成虫羽化,7月为羽化盛期。幼虫为害4月中下旬开始,4月中旬—5月中旬为越冬代幼虫翌年出蜇后为害期。7月下旬—8月中下旬为当年孵化的幼虫为害盛期。虫态重叠,很不整齐,至10月都有成虫发生。成虫有假死性,羽化出孔后需补充营养取食嫩梢、叶片、叶柄等,成虫为害1个月左右开始产卵,卵期7—10天,幼虫孵化期上半年始于5月上中旬,下半年始于8月下旬—9月上旬。幼虫孵化后先在树表皮下的韧皮部取食皮层,钻蛀为害,稍大后即钻入木质部继续钻蛀为害。蛀孔圆形,熟后在木质部坑道内化蛹,蛹期10—15天。受害树常有流胶现象。与此虫合并发生的还有“沟眶象”。?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严禁调入带虫植株;清除严重受害株及时烧毁。? 2、7月是成虫集中发生期由于成虫多集中在树干上,从根茎起向上下均有分布。由于该虫不善飞翔,可人工捕捉成虫。化学药剂可采用90%敌百虫晶体、75%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500倍液。?? 3、用螺丝刀挤杀刚开始活动的幼虫。4月中旬,逐株搜寻可能有虫的植株,发现树下有虫粪、木屑,干上有虫眼处,即用螺丝刀拨开树皮,幼虫即在蛀坑处,极易被发现。这项工作简便有效,只是应该提前多观察,掌握好时间,应在幼虫刚开始活动,还未蛀入木质部之前进行。? 4、药杀幼虫:在幼虫为害处注入?80%敌敌畏50倍液或40%久效磷100倍液,并用药液与粘土和泥涂抹于被害处。还可试用50%久效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3~5倍液树干涂环防治? 5、根部埋药:根部埋3%的呋喃丹颗粒? 注意事项? 1、以上几种方法在6-7月可以同时进行,防治顺序应该先埋药,再喷药,最后注射防治。? 2、注意施药安全,特别是在呋喃丹的使用上面。呋喃丹属于高毒农药,在平常的使用中注意点有如下几点:? a、施药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口罩、手套,不可以直接用手接触药剂(即使在戴了手套的情况下)。? b、施工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c、工作后,摘除手套和口罩后,立即清洗手脸及可能接触到药剂的部位。? d、摘除后的口罩和手套应统一管理.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