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态文化下的蒙古风情.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文化下的蒙古风情   作者简介:陈林,(1988-),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北方草原文化是人类史上最古老、最持久的生态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历史最悠久的文化类型,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文化的三大源头。蒙古族这一“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凝练出了属于自身的草原文化形态,而这种草原文化形态又更多地体现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中。   关键词:蒙古族;草原文化   据文献记载,“蒙古”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始用“蒙兀室韦”,即指活跃在亚洲中部内陆的部落。从地貌看,内蒙古呈新月型空间形态,是高原、山地与草原的结合地带。按地貌该区可分成内蒙古高原区、阴山山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区、河套平原区和大兴安岭山地丘陵区,是一个相对整合的草原牧业区。高原东、中部草原辽阔,是天然牧场。   生态人类学认为人类的生态研究可从两种理论入手。一种是决定论;另一种是互动观点。决定论又分为环境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因素决定性地造就了人类及其文化。即指“文化形式的外观及进化,主要是由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这一理论虽然有所过激,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内蒙古这一地域辽阔的北方民族,在广袤的草原及丰富的矿物资源的激励下创造并凝练成了独特的草原文化。另外,文化又具有适应性,它指的是对特定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这两方面。蒙古族保留着最原始的生计方式――畜牧业,至今虽然有很大的改变,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比其他的生产方式较强。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繁衍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民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   一、畜牧业生产中的草原文化   按照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能量的方式,人类文明可以划分为六种生产方式,即原始狩猎生产方式、原始采集生产方式、牧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商业生产方式和工业生产方式。狩猎和采集是人类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所具备的本能与自然的生产方式。地理生态环境是孕育文化的自然基础,其中首要的是生产、生活方式对地理环境的依赖。   “游牧生产是人类顺应自然的选择,同时又是古朴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   畜牧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逐水草而居”。这种游牧方式是在人群、牲畜、草原和游动共同推动下形成的,从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紧密相连的一面。   人需要获取的首先是大量的猎物来满足自身生理的需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单纯地捕杀原生动物已经无法满足群体的需要,驯养便出现了。把一些幼兽和温顺的动物饲养起来,需要时再宰杀食用。和蒙古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有马、牛、绵羊、山羊和骆驼五种牲畜,它们是蒙古人生活的主要来源。为了确保这些以苔藓为主食牲畜的需要,寻找水草肥沃的地方则成了蒙古人民主要的任务。“草是马背民族生长的养料,水是马背民族游牧的命脉。保护牧场和河流,就是保护马背民族跃动奔涌的生命之源”。   另外,牧民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来源,已注意到了对水草的有效循环利用。随着四季的变化,牧民实行四季游牧生产的管理模式,按季节将草地分成春、夏、秋、冬四类牧场,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牧场上放牧。“逐水草而居”不仅仅是为了牲畜的饲料,而是为了保护牲畜生存的永久性。清人叶大匡在《杜尔伯特旗调查报告》中说:“无论青草如何繁茂,经牧十日遂即一片,必需移牧他处。不特冀留草根,以待滋蔓,即牧畜无食,亦必逃亡。蒙古人逐水草而居,正以养牧之故,亦突出于不得已也”。   总之,蒙古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更多体现的是人、动物和生态环境和谐相依的关系。这既是马背民族的独特文化,也是草原文化的生态魂。   二、生活方式中的草原文化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生产方式,蒙古游牧人民共同创造了独特的草原生活模式。   (一)居住模式   居住的模式是人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所建立的基本生存保障。蒙古包,是蒙古族乃至许多北方游牧族群的传统居所。蒙古包,古称“穹庐”,它不是用水泥和砖建筑而成的,而是用木架、毡子、带索等三大部分组成。依据不同的用处,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转移式蒙古包;二是固定式蒙古包;三是简易的帐篷。这种传统的居住方式是为了生产的需要而形成的。逐水草而居的生产方式造就了独特的蒙古族居住特色,易于搭建、拆迁的蒙古包也是为了适应草原生态环境的需要而形成的。   (二)饮食和服饰   处于高寒地区,冬长夏短,不食肉类难以维系身体所需要的热量。广袤的绿色大草原是蒙古人民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