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次课(井底车场)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矿车的分类及卸载方式 矿车按结构和卸载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式矿车、翻斗式矿车、单侧曲轨侧卸式矿车、底(侧)卸式矿车和梭式矿车共5大类 。分别介绍如下: (一)固定式矿车 用途:主要运输矿石,也可运输废石。 卸车方式及设备:列车不摘钩,用电动翻车机卸载,小型单车可用无动力翻车架或翻车机。 3.1 概述 优点:结构简单,车皮系数小。坚固耐用、成本及经营费低、不漏矿、不污积巷道。 缺点:卸车设备复杂,卸载站工程量大,矿车易结底。 使用条件:对粘结性大的矿石不大适用。 3.1 概述 (二)翻斗式矿车 用途:用于运输废石及井下充填物等。小型矿山可同时运输矿石和岩石。 卸车方式及设备:常用人工翻卸或无动力翻车架卸车。 优点:结构简单、卸载方式灵活、卸车设备简单。 缺点:用人工翻卸时效率低,车皮系数大,维修量大。 使用条件:一般矿山均可使用。 3.1 概述 (三)侧卸式矿车 用途:用于运输矿石和岩石。 卸车方式及设备:曲轨侧卸 优点:连续卸载,速度快、效率高,卸车设备简单。 缺点:结构复杂,维修量大,成本和经营费较高;过卸载曲轨时冲击大;侧门容易漏粉矿。 使用条件:对矿石中含粉矿和含泥量大时不宜使用。 3.1 概述 (四)底卸式矿车 用途:用于运输矿石和岩石。 卸车方式及设备:曲轨卸载 优点:连续卸载,速度快、效率高,矿石不易结底。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车宽较宽,增加了巷道工程量;卸矿站结构复杂;卸载冲击大。 使用条件:适用于大中型矿山。 3.1 概述 (五)梭式矿车 用途:转载运输废石。 卸车方式及设备:连续自卸式。 优点:能自卸、转载运输能力大、效率高、使用灵活。 缺点:结构复杂,设备外形尺寸大,车皮系数大。 使用条件:适用于平巷掘进或大中型矿山转载运输废石。 以上各种矿车见图2。 3.1 概述 3.2 井底车场设计 3.2.1 井底车场设计的一般要求 (1)留有赋予能力,大于矿井或阶段生产能力的20%~30%。 (2)车场路线应包括储车线、行车线和辅助线路。 (3)当采用罐笼提升时,重车应走直线; (4)车场内的调车方式,尽量少用顶车,优先采用拉车。 (5)调车线长度通常为1列车长。 3.2 井底车场设计 3.2.2 竖井井底车场设计 一、储车线长度的确定 (1)箕斗井空、重车储车线长度 一般取1.5-2倍的列车长。考虑制动距离和摘钩卸载的作业距离。 (2)采用曲轨卸载或矿车不摘钩的翻笼卸载时,箕斗井的空、重储车线按1.1-1.2倍的列车长计算; 3.2 井底车场设计 (3)罐笼井重储车线按1.5-2.0倍列车长,空储车线按1.0-1.5倍列车长设计。年产量规模在30万t以下时,重储车线按1.0-1.5倍列车长。 (4)材料、设备储车线长为15-30m;人车应设专用线长约15-20m。 (5)还需满足主要硐室(变电硐室、调度候车室等)、防水门以及风门布置要求。 3.2 井底车场设计 二、井底车场线路坡度的确定 (一)箕斗井空、重车线坡度 (1)不摘钩通过翻车机(或卸载点),空、重车线均取平坡; (2)矿车摘钩用推车器进翻笼,推车器至翻笼区段取2‰~3‰坡度,在翻车器口约一个矿车长度取2‰的上坡,其余取3‰~5‰的坡度。出翻笼后10~15m一段,取15‰~20‰坡度,然后取6‰~8‰坡度,末端应有一段平坡。 3.2 井底车场设计 (3)两翼来车,空、重车线均取平坡。 (二)罐笼井空、重车线坡度 (1)重车线坡度。电机车调车取2‰~4‰的坡度;采用自溜车场时,启动坡度 ,其余坡度取 。 是重车运行时的静阻力系数,可查下表进行取值。 3.2 井底车场设计 3.2 井底车场设计 3.5 4 10 6 4 5 4 5 4.5 6 2 4 5 7 1.2~1.5 3 6 8 0.7~1.0 2 7 9 0.5 1 重车 空车 车辆静阻力系数Wj(kg/t) 矿车容积(m3) 序号 (2)空车线坡度。同箕斗井自溜坡度。 (三)绕道(回车线)坡度 (1)采用0.75m3矿车和7t电机车时,空车爬坡在10‰~13‰以内,否则应增加绕道的长度; (2)10t电机车,空车爬坡在15‰左右。 (四)调车线坡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