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女性生殖系统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增生期(proliferative phase) 时间:第5~14天。 原因:卵泡发育,雌激素↑。 内膜结构变化:①内膜:逐渐增厚(2~4mm),上皮和基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②子宫腺:逐渐增多,增长且弯曲,腺腔扩大;腺细胞分化成熟成柱状,胞质中糖原聚集。③螺旋动脉: 增长、弯曲。 3.分泌期(secretory phase) 时间:第15~28天 原因:黄体形成,雌激素+孕激素↑。 内膜结构变化:①内膜继续增厚至5~7mm;固有层中组织液增多,内膜水肿。②子宫腺:极度弯曲,上皮出现核下或核上空泡,腺腔膨胀,充满糖原等分泌物。③基质细胞:继续分裂增殖,体积大,胞质内充满糖原、脂滴,称前蜕膜细胞。④螺旋动脉:增长、更加弯曲,伸至内膜浅层。 子宫腺上皮的核下空泡(箭头) 螺旋动脉(三角形) ㈢子宫颈 ㈣卵巢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自学 五、阴道 六、乳腺 自学 本单元学习要求 1.掌握卵泡生长发育和功能和排卵,黄体的形成、结构和功能、转归。 掌握子宫的结构、子宫内膜月经周期变化。 2.熟悉卵巢的一般结构,闭锁卵泡和间质腺。 复习思考题 1.比较初级卵泡与次级卵泡的结构。 2.叙述排卵的过程。 3.叙述黄体的形成、结构及转归。 4.叙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 细胞质基质又称胞质溶胶(cytosol),是细胞质中均质而半透明的胶体部分,充填于其它有形结构之间。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湖北中医药大学 韩永明 hanym575@ All Rights Reserved 组织学 histology 女性生殖系统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概述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女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卵子受精 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阴道:产道 外生殖器: 乳腺:泌乳,哺育婴儿 组成 功能 本章叙述的是青春期和生育期女性生殖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幼年期(10~13岁前):生殖器官生长缓慢 青春期(13~18岁):生长发育成熟(卵巢排卵,分泌性激素,月经来潮,出现第二性征,并具有生育能力) 生育期(18~45岁):一般持续约30年 更年期(45~55岁):卵巢功能逐渐减退 绝经期(55岁后):月经停止,生殖器官逐渐萎缩 年龄变化 周期性变化 特点 --各生殖器官随月经周期呈周期性变化 一、卵巢(ovary) ㈠卵巢的一般结构 表面上皮: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 实质 皮质: 位于周边、较厚。内有各级卵泡、黄体、闭锁卵泡和白体等;其间为含低分化基质细胞的特殊CT 髓质: 位于中央、狭小。为富含血管的疏松CT。卵巢门处CT内有少量门细胞(分泌雄激素)。 白膜:薄层致密CT ㈡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卵泡:由一个卵母细胞与其周围许多卵泡细胞所构成。 卵泡发育阶段: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3个阶段 卵泡发育从胚胎时期开始,胚胎第5个月时有原始卵泡近700万个;以后逐渐减少,新生女婴有70~200万个,青春期仅存约4万个,40~50岁时仅剩几百个。 青春期后,在FSH、LH的作用下,每个月经周期约有15~20个卵泡生长发育,但通常只有1个发育成熟并排卵;一般左右卵巢交替排卵。女性一生约排卵400~500个。 卵泡发育模式图 1.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 A.分布:位于卵巢皮质浅层。 B.特点:a.数量最多。b.体积最小。c.结构简单:中央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周围一层扁平卵泡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primary oocyte) 胚胎时期由卵原细胞分裂分化而成,停滞于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 LM:圆形、体大;核大、圆、空泡状, 染色质稀疏, 核仁明显;胞质嗜酸性。 EM: 线粒体丰富,核周有丰富的板层排列的SER(又称环层板),Gol发达。 D.卵泡细胞(follicular cell) 单层,扁平,体小;染色深;与周围CT间有基膜。支持、营养卵母细胞。 ⑹卵泡膜:卵泡周围CT增生形成,包绕卵泡。 2.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 ⑴卵泡:体积增大。 ⑵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核增大,呈泡状,核仁明显。EM下核糖体、RER、Gol增多;胞膜下胞质中出现皮质颗粒(电子致密的溶酶体)。 ⑶卵泡细胞:增生,由单扁→单立→单柱→复层(5~6层)。 ⑷透明带(zona pellucida):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出现的一层均质状、折光性强、富含糖蛋白的嗜酸性膜;由初级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分泌物构成。EM下卵泡细胞的突起和初级卵母细胞的微绒毛伸入其间、并形成缝隙连接。 ⑸放射冠(corona radiata):最内层卵泡细

文档评论(0)

cumhuatg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