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八上物理第1、2、3章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要点(测试答案)解释.doc

2015人教版八上物理第1、2、3章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要点(测试答案)解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单位:km(千米),m(米),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1km=1000m; 1m=10dm=100cm=103mm; 1mm=103um=106nm 注意: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时间、温度等),首先必须观察它的量程并认清它的分度值。 长度的测量:范例(下图读数为6.85cm) 刻度尺的使用: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时间单位:h(小时),min(分),s(秒) 1min=60s;1h=60min=3600s 测量时间的仪器有:钟、表、停表(包括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秒表等。 机械停表读数方法: 小圈内每一分钟分为2个小格(如2-3分被分成2个小格),小圈的指针在前半格时,大圈的读数就小于30秒;指针在后半格时,大圈的读数就大于30秒。 例: 误差不是错误,不能能消除,只能减小,具体方法:实验过程中,多次测量取平 均值、选取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注: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能够以避免的。 1.2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指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运动。 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物体的静止是相对的,物体运动与否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则说: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而言是“相对运动的”;若相对位置没变,则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相对静止的”。 1.3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越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相同路程比时间,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的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 速度的基本单位有:m/s(读作:米每秒)和km/h(读作:千米每小时) 1m/s = 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行驶,任意时刻速度不变,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行驶,任意时刻速度改变,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 变速直线运动可用平均速度来描述整个过程的运动快慢: 1.4测量平均速度 书上P23“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 该实验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路程。测量时,先较长路程后较短路程、先路程后时间。 实验中,斜面坡度小,是为了减少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误差。 “回声测距”原理: 其中,s指该物体与障碍物间的距离,v指声速,t指发出声音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该物体被称为(发声体/声源),发出的声音称为 (原声)。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 )、(固体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声速指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它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及(介质的状态)有关。15oC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回声的产生: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当障碍物距离发声体较远时,发出的原声和听到的回声时间间隔超过(0.1s),则人耳(能够区分回声和原声) ;当障碍物距离发声体较近时,发出的原声和听到的回声时间间隔不超过(0.1s),则人耳(不能区分回声和原声),但是(回声能加强原声),使声音听起来 (更响亮)。 声音的传播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 (大脑),人们便听到了声音。 2.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三者的比较 音调 响度 音色 物理意义 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大小) 指声音的特色、品质 决定因素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听者与发声体间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可以调整振幅以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 不同发声体的音色始终不同,因为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 ,当发声体内部结构改变时,音色也会随之变化。 关系 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 发声体振动部分(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声音听起来越(低沉),音调(越低);发声体振动部分(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声音听起来越 (尖细),音调(越高)。 2.3 声的利用 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