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济宁高三语文阶段性检测.doc

2015—2016学年度济宁高三语文阶段性检测.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度高三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三分之一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3题 看呐,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兴奋)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骤雨一样,如急促的鼓点; ① ;火花一样,如闪射的瞳仁。它震憾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惊诧/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黄土高原呐,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变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对她感到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②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躁热 羁绊(bàn) B.震憾 闭塞(sè) C.磅礴 颤栗(chàn) D.元气 戛然(jiá)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亢奋 惊异 变幻 B.兴奋 惊诧 变幻 C.兴奋 惊异 变换 D.亢奋 惊诧 变换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旋风一样,如飞扬的流苏 ②一声渺远的鸡啼回响耳畔 B.①旋风一样,如飞扬的流苏 ②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C.①旋风一样,如流苏的飞扬 ②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D.①旋风一样,如流苏的飞扬 ②一声渺远的鸡啼回响耳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与在书斋里“读万卷书”的人相比,“行万里路”的人栉风沐雨,虽然辛苦却行走得感性鲜活,以至于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说法。 B.谁也没有想到,刚入冬就迎来了这么一场难能可贵的大雪。截止到24日晚,全市平均降雪量29.5毫米,达到了自本市有气象资料以来的极值。 C.竖琴的滑音往往会为音乐增添奇特的美感。哈泼·马克斯是擅长双方向滑音的大师,他在演奏时,随着不停地上下其手,美妙的滑音会飘然而出。 D.他是最让我敬重的“微信好友”,隔空交往了一年多后,我们终于有了促膝而谈的机会,每一次的交流都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有时甚至忘记了时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人民币“入篮”不但弥补了亚洲缺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短板,也能加大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分量,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整合。 B.诗歌以抒情的方式,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在当代,关注生活的角度与方式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也是诗人是否有想象力的体现。 C.从国内现有新闻广播的节目类型看,目前,大致可分为轮盘+早中晚新闻密集段、轮盘+板块节目、板块节目+专题节目等几种形式。 1.B【解析】“只能观察真切的中国生活,基于变化了的中国社会现实”犯了缩小范围的错误。“观察真切的中国生活,基于变化了的中国社会现实”只是基本条件。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当下中国文学原创力的匮乏,在焦虑和希望交织的心理下,既轻视自身文化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又漠视外来文化的异质性。 B.中国生活背景下的创作对异质的发展经历和文化经验,只可作为价值参考,绝对不能作为价值标准,更不能替代中国经验。 C. 一些作家疏离社会生活,只是按照自己对现代化语境下现实生活的想象来讲述故事,是不可能完成中国现代化的文学叙事的。 D. 作家只要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就找到了文学书写的入口并通过感情和命运的追索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2.D 【解析】说法太武断,原文只是说“不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就无法找到文学书写的入口,无法通过感情和命运的追索创造动人的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中国的文学创作中,作家自己的信心不断被解构,功利主义的文学态度已成为原创的障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