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控冷工艺仿真与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厚板控冷工艺仿真与分析 王志军1① 赵 刚1 叶传龙1 刘校平2 程 蓬2 摘要 本文通过有限差分法对中厚板轧后控制冷却温度场进行模拟,得到钢板在整个控冷阶段的瞬态温度分布和温降速度分布,为均匀化冷却速度,制定合理控冷工艺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中厚板 控制冷却 温度预报 冷却速度 有限差分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ccelerated Controlled Cooling of Plate Wang Zhijun1 Zhao Gang1 Ye Chuanlong1 Liu Xiaoping2 Cheng Peng2 ( 1: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2:Wuhan WISDRI Soft Ltd, Wuhan 43022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s adapted to simulate Accelerated Controlled Cooling of plate, and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cooling speed of plate after rolling is obtained. It can be a good guidance for the homogenization of temperature drop speed and to make reasonable controlled cooling process. KEYWORDS: Plate ACC Temperature Prediction Cooling Spee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引言 利用中厚板轧制后的余热,进行合理的控制冷却工艺(Accelerated Controlled Cooling, ACC),通过控制相变和碳化物析出,能保证其它基本性能的条件下提高强度,减少碳当量,提高钢材综合性能。同时也能省去轧后热处理工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1-2]。 中厚板控冷过程温度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温度变化会导致组织转变,而不同的冷却速度会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同时相变会产生相变热,又会引起温度变化[3-5]。实际控冷过程中钢板的各点冷却速度并不是相同的,为此钢板中会产生内应力,对钢板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传统开启水量模型的方案。 轧后控冷工艺及设备 ① 作者简介:王志军,男,1985年出生,武汉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控轧控冷工艺研究及计算机模拟 某中厚板厂控冷线的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控冷线主要设备及检测仪表布置H:热金属探测器 P高温计 TG 测厚仪 U型管层流冷却形式,其中上集管15组,下集管30组,(一组上集管对应两组下集管),上下各有15个控制阀。上部集管间距1.6m,水冷区共长24m。每组上集管最大水流量为120m3/h,每组下集管最大水流量为330m3/h,瞬时最大水量为7000m3/h。钢板通过水冷区的速度为0.2-2.5m/s,上下水比分配为1:1-1:3.冷却速度在5-25℃/s之间(视板厚而定)。 控制冷却的任务是对开始与终止冷却温度,冷却速度,冷却模式等冷却参数的控制与优化,从而对钢的相变过程进行控制,达到最终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目的[6]。钢板冷却速度决定了钢板所得到的组织,钢板中各点的冷却速度不同,不仅会导致钢板各点的组织性能不均匀,还可能导致潜在的板形不良[7]。本文通过现场实测与仿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优化集管水量开启方式,来优化钢板各点的冷却速度,为现场提供理论指导。 控制冷却温度模型的建立 中厚板控制冷却过程中,钢板主要冷却方式有钢板与冷却水的传热,钢板的热辐射,钢板与轧辊间热传导,钢板相变热等。在计算中,一般只考虑前两种,把钢板与轧辊的热传导计入辐射系数中,钢板相变热计入热物性参数里,其它因素则通过自学习来修正。 根据中厚板尺寸特点,长度远大于宽度和厚度,于是可以忽略长度方向热传导。为了避免钢板因为上下表面冷却不均而发生瓢曲,上下喷水的水比为1:1-1:3的范围内,使得上下冷却效果相同。在宽度方向,管层流的流量是均匀的,两个边部与空气的换热也是同步的,这样,钢板的温度场对于钢板截面中心点对称。计算时,采用二维温度场,可以只取1/4截面为研究对象,从而简化了计算。 二维导热微分方程基本形式如式1:

文档评论(0)

sa1fs5g1xc1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