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口土方开挖及支撑架设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 1、工程地质概况 3 2、水文地质概况 3 3、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 4 四、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 4 1、周边建筑物 4 2、地下管线 4 五、施工总体安排 5 1、总体部署原则 5 2、施工段划分 5 3、基坑开挖顺序 7 六、基坑开挖施工 7 1、基坑开挖方法 7 2、土方开挖阶段的应急措施 9 七、支撑体系施工 11 1、临时立柱施工 11 2、钢支撑施工 11 七、主要劳动力计划 16 八、主要机械设备 17 九、工期保证措施 18 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 1、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19 2、交通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20 3、施工机械的安全措施 21 4、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 22 十二、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3 十三、应急预案 25 号出入口土方开挖及支撑架设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2、。 3、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5、《建设工程安全全生产管理条例》 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 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8、《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二、工程概况 ,与通道呈34度斜交。车站南段位于广场东北角地块内,北段位于东通道路口东南角。本车站为1、3号线同站台换乘车站,车站总长161.75m,车站标准段总宽36.6m。车站南端区间下穿规划的,受地下开发层高限制,线路埋深较大,故而车站底板埋深较大,约26.4m。车站标准段为地下,有效站台宽度最大达29.3m,顶板覆土约4.0m。车站两端为地下四层五跨结构,顶板覆土约1.5m。 本车站的1号、4号出入口原设计均采用明挖法,框架式结构。1号出入口标准段底板埋深12.6m, 4号出入口标准段底板埋深13.3m。出入口基坑采用地连墙+钢支撑(出入口基坑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支护型式。 为避开管廊,设计变更为:1号出入口东西段往南方向)平移1.5米,出入口与电力管线相交部位采用暗挖法施工。4号出入口部(南北段)向西平移2.0米。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依据2007年6月提供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本工程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如下: 1、工程地质概况 一、四号出入口自然地面标高6.2-6.5m,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人工填土、耕植土、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粉质粘土等。 地质情况如下: ①1层为杂填土:灰~杂色,松散,顶部有30cm左右的混凝土地面,以下一般由建筑垃圾及碎块石、瓦片等组成,粘性土充填,局部含大块石,成分杂,分布在整个场区,层厚0.9~5.8m。 ①2 层为耕植土:灰~褐灰色,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粉土组成,含腐殖质及少量碎石。场区局部缺失该层,层厚0.60~3.70m。 ④1层为淤泥质粘土:灰黑、流塑,含云母,局部夹薄层粘土,全场分布,层厚2.7~5.9m。 ④2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云母、腐殖质,干强度中等,全场分布,层厚0.9~5.9m。 ④3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流塑,含云母、贝壳碎屑等,夹较多散体状粉土,层厚3.10~8.40m。 ⑥1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灰~深灰色,流塑,局部软塑。含云母,切面粗糙,呈鳞片状,层厚1.20~8.50m。 ⑥2层为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含腐殖物,局部夹粉砂。切面粗糙,鱼鳞片状,层厚0.60~3.80m。 ⑦1层为粉质粘土:青灰~灰黄色,软可塑~硬可塑,含铁锰质氧化斑点及铁质结核,略具水平层理,层面夹粉土,层厚0.3~2mm。 ⑦2层为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可塑,含铁锰质氧化斑点及铁质结核,局部夹粉土薄层,层厚3.00~10.10m。 2、水文地质概况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深部基岩裂隙水。 (1)孔隙潜水 工程区浅部地下水属孔隙性潜水类型,主要赋存于上部①层填土及②层粉土④^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勘探期间测得水位埋深0.4~3.8m,对应高程为2.24~5.54m。根据杭州市类似工程经验及场地环境,地下水流速较小。 (2)孔隙承压水 工程区承压水含水层主要分布于⑿^2层细砂、⑿^4层圆砾和⒁^2层圆砾中,水量中等。隔水层为上部的粉质粘土和粘土层(④、⑥、⑨、⑦、⑧、⑩层),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37.50~40.80m,顶板高程为-34.39~-31.56m。实测承压水头埋深在地表下5.14m,相应高程为1.28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