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源与环境学院 杜志勇 Duzy007@126.com 思考与讨论 集约化畜禽养殖中固废处理的最佳途径? 畜禽固废处理最佳途径——资源化 肥料化(有机-无机复混肥) 饲料化(热喷、膨化) 燃料化(沼气、焚烧) 秸秆饲料化技术的回顾 微生物贮存技术(微贮) 青贮法技术 (青贮) 氨化法 热喷法 秸秆饲料化——氨化和热喷技术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杜志勇 duzy007@126.com 氨化法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就是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无水氨(液氨)、尿素等,在密闭条件下通过它们的作用,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联系,促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使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部分分解、细胞膨胀、结构疏松,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的加工处理方法。 氨化作用与机理 碱化作用 氨化作用 中和作用 氨化作用与机理 碱化作用 碱化作用可使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的酯键断裂,打破它们的镶嵌结构,溶解半纤维素和一部分木质素及硅酸盐,纤维素部分水解和膨胀,反刍家畜瘤胃液易于渗入,消化率提高。 氨化作用与机理 氨化作用 氨吸附在秸秆上,增加了秸秆粗蛋白质含量。氨随秸秆进入反刍家畜的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通过氨化处理秸秆,可减缓氨的释放速度,促进瘤胃微生物的活动,氨进一步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氨化作用与机理 中和作用 氨呈碱性,与秸秆中的有机酸化合,中和了秸秆中的潜在酸度,形成适宜瘤胃微生物活动的微碱性环境,可中和微生物分解纤维素时产生的低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和利用率。 氨化秸秆的主要方法——窖氨化法 窖(池)氨化法是我国目前推广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秸秆氨化方法,其处理秸秆的操作规程 (1)窖(池)氨化法的优点 ①可以一池多用,既可用来氨化秸秆,也可用来青贮,而且还可多年使用; ②便于管理,避免了老鼠啃坏薄膜; ③可以节省塑料膜的用量,降低成本; ④容易测定秸秆重量,便于确定氨源(如尿素)的用量。 (2)窖的设计 窖的大小根据饲养家畜的种类和数量而定。 经过各地测算,每立方米的窖可装切碎的风干秸秆(麦秸、稻草、玉米秸)150千克左右。 一般说来,牛日采食秸秆的量为其体重的2%~3%之间。 氨化秸秆处理技术的实例 窖的大小:例如,一头300千克的架子牛,日采食秸秆在7千克左右。根据这些参数,再考虑实际情况(每年氨化次数、养畜多少等),然后设计出窖的大小。 窖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建在地上,也可建在地下,还可一半地上一半地下。建窖以长方形为好,如在窖的中间砌一隔墙,即成双联池则更好(图左)。双联池的优点是可轮换处理秸秆。若用此窖搞青贮,还可减轻取用青贮喂畜过程中二次发酵。建造一个4立方米的双联池约200元,一般农民均可负担。一个2立方米的池子(窖)可装麦秸300千克,双联池可交替使用,氨化一池可供两头架子牛吃1个月。如制作青贮饲料,一池可贮1000千克。氨化窖的剖面结构如图右所示。 (3)操作方法 先将秸秆切至2厘米左右。一般的原则是,粗硬的秸秆(如玉米秸)切得短些,较柔软的秸秆可稍长些。每100千克秸秆(干物质)用5千克尿素(或10千克碳铵)、40-50千克水。把尿素(碳铵)溶于水中搅拌,待完全融化后分数次均匀地洒在秸秆上,入窖前后喷洒均可。如果在入窖前将秸秆摊开喷洒则更为均匀。边装窖边踩实,待装满踩实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再用细土等压好即可(图2)。尿素氨化所需要时间大体与液氨氨化相同或稍长一些。 尿素(碳铵)氨化秸秆流程图 尿素(碳铵)氨化秸秆流程图 技术关键 用尿素作氨源,要考虑尿素分解为氨的速度。它与环境温度、秸秆内生脲酶多少有关。 温度越高,尿素分解为氨的速度越快,宜在温暖的地区或季节采用。 一般认为,要是尿素分解快,在氨化过程中最好加些脲酶丰富的东西,如豆饼粉等。 氨化秸秆的主要方法——堆垛氨化法 堆垛氨化法是将秸秆堆成垛、用塑料薄膜密封进行秸秆氨化处理的方法,亦称堆剁法、垛贮法。季节和天气的选择、原料和材料的准备等与窖氨化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不需要水泥窖或土窖,可在平地上进行。 (1)操作步骤 在干燥平整的地上把0.1~0.2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铺开,再把秸秆分层整齐堆放。用尿素或碳铵作为氨源处理秸秆,一般是边堆垛边施放氨源,可以将氨源溶解于水中浇洒,也可采用边撒尿素或碳铵,边浇水。若用氨水处理,可一次垛到顶后再浇泼;用液氨氨化,是在堆垛、密封后用专门设备将氨气注入。 (1)操作步骤 垛的大小可视情而定。大垛适合于液氨氨化,可节省塑料薄膜,容易机械化管理,但水不易喷洒均匀,且容易漏气:规格一般在长×宽×高为4.6米×4.6米×2米。为了便于通氨,可在垛中间埋放一根多孔的塑料管或胶管。小垛适合于尿素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