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化学空气一、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稀有气体。特点:没有固定的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N2、O2、CO2。特点:有固定的组成,有确定的性质,可用化学式表示。三、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1)装置(2)原理:红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 (固体) (白色固体)选择某固体物质(如:P、Fe、Hg、Al)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使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压强减小,水从烧杯中流入到集气瓶中,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水从烧杯流入到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容器的。(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5)误差分析:进入集气瓶中水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原因: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②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③氧气浓度过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瓶内仍残余少量氧气; ④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一、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木炭 +氧气二氧化碳 硫+氧气二氧化硫 (气体)(气体)改进:将烧杯中的水换成NaOH溶液进行实验。二、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1、氧气(O2)1)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2)用途: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潜水)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宇宙航行等)2、氮气(N2)1)性质: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中,氮气剩余,说明什么?2)用途:①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②保护气(食品、焊接金属、灯泡);③冷冻麻醉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3、稀有气体(混合物):He、Ne、Ar、Kr、Xe(1)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曾被叫做“惰性气体”。(2)用途:①保护气(焊接金属、灯泡);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氦可用于制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三、保护空气1、空气污染物:粉尘(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CO、NO2、SO2)2、污染源:煤和石油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3、保护空气的措施: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 ②植树造林种草;③加强大气质量监测。4、与空气污染的现象①温室效应(CO2)②酸雨:(主要SO2) ③臭氧层的破坏(氟氯代烷)三、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1、充分利用淘汰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1、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 B.蒸馏水C.冰红茶 D.加碘盐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医用消毒酒精 B.冰水混合物C.清新的空气 D.生理盐水5、小丽同学要做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最合理的试剂是( )A.木炭 B.铁丝C.红磷 D.镁带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空气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的活动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7、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8、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公务员读本(94分附标准答案)讲述.doc
- 创新是关键.ppt用讲述.ppt
- 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讲述.ppt
- 创新思维之逆向思维讲述.ppt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公务员读本96分讲述.doc
- 创新工艺提工效讲述.ppt
- 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判断与战略重点上篇(上)试卷讲述.doc
- 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判断与战略重点上篇(下)试卷讲述.doc
- 创结构长城杯整改报告123_secret讲述.doc
-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汇报材料ppt讲述.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