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VIP

内蒙古乌海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乌海二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祈祷( ) 炽痛( ) 回环曲折( ) 2.请选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错别字 改正 人声顶沸 嫉妒 来势凶凶 瞬息 人迹罕至 屏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B、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C、那一次谈话以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总在我的脑海浮现。 D、我们的地理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常让人忍俊不禁地发笑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丑小鸭》——安徒生——丹麦文学家 B.《伤仲永》——王安石——唐代文学家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文学家 D.《最后一课》——都德——法国作家 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 3分) (1)上联:怀轻松心情进考场 下联: (2) 明代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三跳,跳下地”;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啦”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 6.默写。(8分)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 ,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 ,关山度若飞。 , 。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5)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二、阅读(49分) (一) 晋平公(1)问于师旷(2)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3)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4)乎?” 平公曰:“善哉!” (14分) 【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3)炳:点燃。 (4)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恐已暮矣 暮: (2)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安: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2)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9.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10.从选文看,师旷劝学言辞有哪些巧妙之处?(4分)[ 11.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发?(2分) (二) 芳草斜阳 ①那个时候天空很高远,洁净而澄碧。很空灵,就像划过了一声小鸟的脆啼。大地辽阔,一马平川,远方还悠远地传扬着牧马人的歌声。 ②那年我顶多五岁,一个不知烦恼忧闷的年龄。然而,令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v2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