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医院:临床破冰
引入品管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中山医院”)可称得上是国内的先行者。
从2008年吃螃蟹伊始,中山医院的品管圈运动已经持续进行了三个阶段:草创期、推广期、全面开花期,其间结下了累累硕果。
据悉,截至2012年,医院72个科室和部门中的67个科室均参加了不同名目的品管圈活动。共计组织了92个品管圈,登记在册的圈员数有1012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院动员、全员参与”的效果。
作为医院的掌舵者,中山医院院长王玉琦高度评价了这项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品管圈不仅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工具与方法,也是医院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还是全员参与医院民主管理的形式,更是医院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
得益于管理者的青睐,中山医院的品管圈运动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试点先行
溯源中山医院品管圈活动,或许不得不提及中山医院内部的一个组织机构――中山医院培训学校。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负责医院内部职工教育的平台,主要通过延请国内外的知名医院管理专家,对本院的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其中,培训的对象既有中层骨干,也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还有主治医师级别的医生。培训的主旨意在为医院储备新生的后备力量。
2008年,机缘巧合,经过培训熏陶的药剂部门、护理部门两位科室负责人先后结识了品管圈这个新兴的管理工具。两位品管圈的启蒙者在冥冥中拉开了中山医院品管圈运动的序幕。
“中山医院的品管圈最早在药剂科和护理部进行。药剂科是源于合资的药厂受训;护理部则是因参加了一个世界卫生组织的质量持续改进项目而接受了相关的培训。”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徐建鸣道出了活动的源起。
这种新兴的管理工具一下子就击中了两位科室负责人。在接受初步的培训后,他们均按耐不住心头的兴奋,在各自的科室内搞起了试验田。
在外教的辅导下,两个科室小试牛刀,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些耳濡目染的圈员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为日后医院品管圈运动的种子选手。
当然,这场2008年的自发运动,并没有立刻在院内掀起波澜,而是历经了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迂回过程。
为了跻身三级医院,2010年,多年前被中山医院托管的郊区医院――青浦医院提出了创新管理模式的目标。作为技术支持方,中山医院的药剂、护理两大部门,与青浦医院的相应部门进行对接,为后者正式导人品管圈。
根据青浦医院2010年的工作重点,该院将品管圈作为全院中层干部培训的主题方向,不仅请来了中山医院药剂科、护理部的人员,也请来了清华大学的刘庭芳教授进行专题授课。
由此,品管圈运动开始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全院启动。在刘庭芳教授的主导下,该院甚至一度成为清华大学品管圈适宜性课题组成员。而该课题则是卫生部医管司委托清华大学进行调研的一个重头项目。
2011年7月,由卫生部主办的《品管圈在我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结题会》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召开,官、学、医三界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总结得失。
在此次结题会上,作为中山医院和青浦分院两家医院的法人代表――王玉琦院长对青浦分院的前期试点予以充分认可。
试点的成功,同时进一步坚定了他在中山医院这个大本营启动品管圈的信心。
“我们这代人都学习过矛盾论和实践论。矛盾论就是找出问题,实践论就是解决问题。品管圈其实就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没有学习过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年轻一代特别好。”对于品管圈的内在价值,王玉琦进行了形象地阐释。
在大规模推广前,一些熟知品管圈的先行者在培训学校培训了一支内训师队伍。受训者一边接受培训,一边在5个试点科室进行实战演练。
2012年6月,中山医院的品管圈运动正式在全院推广。推广小组共分为四层结构:领导组、工作组、培训师团队、品管圈执行团队。其中,工作组中还专门进驻了财务专员,以保障资金的供给。
2012年12月31日,中山医院品管圈推广总结大会如期举行,涉及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多个部门92个圈集中亮相,圈活动几乎涵盖了医院的各个领域,一时间蔚为大观(见表)。
中山特色
与众多医院品管圈活动停留在护理和医技科室不同,中山医院的品管圈运动很快就延伸到临床部门,这可谓中山案例的第一大特色。
“品管圈一直以来都在护理部门先行开展。我就是很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推广到临床部门呢?”品管圈推行之初,作为医院品管圈主导者的副院长兼内分泌科主任高鑫,一直心存疑窦。
随着熟稔程度的增加,她也逐渐释疑:“我现在反过来想,这主要是因为护理、医技部门的工作性质比较类似。而不同科室的医生在工作性质间差异性较大,所以不易推行品管圈。”
饶是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临床部门就此与品管圈绝缘。
“医生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复杂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