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舌尖上的粽子”
又到一年粽叶香!端午节,这个古已有之、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俗大节,如今似乎只剩下“大家吃粽子”的食欲,激起的似乎只是商家炒作端午消费的热情。当这一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后,于上班族而言,也似乎只是过于普通的放假与休闲,原本丰富多彩的端午习俗渐行渐远。
其实,在原文化形态之下,端午节,不只是“舌尖上的粽子”。
端午节,有爱国诗人屈原可以纪念。屈原虽“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对故国家园无限忠诚,宁可怀沙自沉,也不去国离乡。这种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值得万世景仰。国人重视端午节,在端午节纪念屈原,也是对普天下知识分子的尊重。显然,端午节不能被简化成吃几只粽子的简单过程,它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仍需要挖掘。
端午节,有诸多丰富的传统民俗可以传承。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其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习俗起源的多样性。在原汁原味的端午节里,人们或“以兰汤沐浴”,或“竞采杂药,以治百病”,或插菖蒲悬艾草、饮雄黄药酒,拴五色丝线、挂香袋香包,以防病治病及祛邪。这些习俗被后人称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原始防疫”。至于其他围绕端午节演绎出来的民俗,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年轻者知道“有形的粽子”者众,知道民俗这类“无形的粽子”者寡,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端午节,大抵只剩下与粽子有关的苍白内容了。
端午节的文化味本不应当变淡。正如复旦大学一位民俗专家所言:“观民俗可以知民风,观民风可以知民性,观民性可以知国性”,节日仪式不是一般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社会关怀与人文品位。要让传统节日在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容低估的位置,就必须走出重经济轻文化、重利润轻价值、重吃喝娱乐轻人文关怀的怪圈。
端午节,更应该是“身体的端午”、“思想的端午”、“灵魂里的端午”。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而我们把祖先留下的节日文化几乎全变成了“吃”。春节饺子;元宵汤圆;端午粽子;中秋月饼。鞭炮禁了(好在许多地方又开禁);赏灯和灯迷热不起来;赛龙舟少了,怀屈原没了;中秋赏月勉强还在,团圆没了(没假期);重阳则因又是老人节,把登山也变作老人的专利。 至于七七乞巧节,因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民间传说这一天喜鹊都飞到天上搭鹊桥,让牛郎织女“银汉迢迢暗渡”,如这一天下雨,则是二人相见欢喜之泪。这一天如被作为中国的情人节该是多么浪漫美好甜蜜的事!!!!可总也热不起来,甚至于许多人根本不知道。 当我们的节日只剩下了吃,还希望让青年们去永久传承,这可能吗?
中国节日中的吃
随着国门的打开,外国的许多东西传入进我国,也把外国的一些风俗习惯传入到我国,使国人开了眼界,也增长了一些见识。近几年来,外国的一些节日也在我们这些中国人之间流行起来了。 在过外国节日的时候,我发现外国节日和我们中国是有很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以吃为主的。像除夕之夜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看这一年到头的几个节日都与吃有关,可谓从年头吃年尾。真应了那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在中国是多么地重要啊! 而外国的节日中大多与鲜花有关。像圣诞节家里要有圣诞树,情人节要献鲜花,父亲节、母亲节,作为子女也要向父亲、母亲献上一束鲜花。而愚人节就是大家互相说瞎话,而狂欢节则欢乐为主。看来外国人是重视精神上的快乐,而我们中国人更加注重物质的享受。不是吗?吃就是一种物质享受。有人就把吃称为“口头福”,而这个“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斜井压力钢管安装工法实操指南.docx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公安辅警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十年(2016-2025)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数列解答题综合一(等差、等比通项公式及数列求和,46题).docx VIP
- 标准图集-06D401-1 吊车供电线路安装.pdf
- 王正龙先生的灸法直论.doc VIP
-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5 泡泡图 图书馆类建筑 DaveChen.ppt VIP
-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7 泡泡图 文化馆类建筑 davechen.ppt VIP
-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3 泡泡图 旅馆类建筑 DaveChen.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