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5例影像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5例影像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CT、MRI特征性影像改变, 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确诊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CT、MRI资料。 结果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好发于下腰椎椎体边缘, 常侵犯2~3个椎体, 椎体破坏与骨质增生硬化同时存在, 骨破坏灶小而多发, 周围有明显硬化带, 反应性新生骨内又见新破坏灶, 关节面增生硬化, 椎间盘破坏轻, 少数可见椎旁脓肿, 但无流注现象。 结论 加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CT、MRI特征的认识,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及早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脊柱炎;CT;MRI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 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具传染性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布氏杆菌侵及脊柱者占20%~40%, 虽然早期X线检查是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 但有很大限制, 且其重叠影较多, X线不具特征性, CT、MRI检查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 可弥补其不足[2]。现对吉林省脑科医院近4年诊断的15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CT、MRI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其CT、MRI特征性影像改变, 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能力, 减少误诊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2011年15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中, 男11例, 女4例, 年龄31~68岁, 平均47岁, 均居住在农牧区, 5例牧区农民、9例牧民、1例兽医, 其中2例发病前处理过羊腹中死胎, 13例有羊、牛饲养接触史。本组15例均有间断发热、乏力、多汗、食欲不振, 腰痛以下腰痛为主。实验室检查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 血沉增快14例, 15例结核菌素试验均为阴性。   1. 2 CT检查方法   1. 2. 1 CT检查方法 使用日本东芝16排螺旋CT检查, 采用螺距1.0, 层厚2 mm, 重建间隔2 mm, 扫描结束后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多方位显示病灶及其周围结构。   1. 2. 2 MRII检查方法 使用日本东芝1.5 T超导核磁共振检查, 使用体部线圈,采用SE及FSE序列,常规行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   2 结果   2. 1 病变部位 15例布氏菌病脊柱炎中2个椎体受累13例, 其中L4、L5 6例, L3、L4 4例, L2、L4 2例, L1、L3 1例, 3个椎体受累2例, 为L3~L5椎体, 本组以2个椎体受累最多, 占86.6%(86.6/10)。   2. 2 CT表现 本组15例椎体骨质破坏呈不规则虫蚀状、刀锯样、小类圆形低密度灶, 破坏灶周围有明显增生硬化, 大多分布在椎体边缘, 3例相邻椎体缘形成骨桥, 11例邻近椎体密度增高, 新生骨中又有新破坏灶形成。7例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轻度破坏, CT表现为等密度影, 对应关节面增生硬化。4例同时伴有不同程度椎小关节损害, CT表现为椎小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增生硬化, 其内可见不规则虫蚀状骨质破坏。6例L4、L5椎体破坏平面的两侧腰大肌增宽, 其内见脓肿形成, 无流注现象。2例L3、L4椎体右前方破坏平面的见脓肿形成;1例L4~L5前纵韧带见条形钙化。   2. 3 MRII表现 除CT表现特征外, 可见骨周围软组织及骨髓内有异常信号, T1加权像呈低信号, T2加权像呈高信号, 软组织病变壁较厚, 呈不规则强化, 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3 讨论   布氏杆菌病系地方病, 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有明确的家畜接触史或食用了病畜的乳汁或肉而致病, 本病脊柱受累最常见, 尤其是下腰椎, 受累部位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腰痛及下背痛, 腰肌痉挛, 局部棘突有压痛及叩击痛, 脊柱活动受限, 患者常处于被动固定姿势。但部分患者影像表现不典型, 影像表现与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相似, 很容易造成误诊。本组15例布氏菌病脊柱炎均有明确羊、牛接触史, 其中1例因食用过病死的羊肉而致病。布氏杆菌补体结合试验或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3. 1 CT表现 ①椎体炎:椎体骨质破坏呈不规则虫蚀状、刀锯样、小类圆形低密度灶, 破坏灶周围有明显增生硬化, 大多分布椎体边缘, 常侵犯2~3个椎体, 有的多个椎体发病或呈跳跃分布。椎小关节骨质增生, 部分边缘形成骨桥。本组7例椎体破坏平面椎旁有脓肿形成, 但未见脓肿流注现象。②椎间盘炎:表现为椎间盘密度增高, 上下椎体缘骨质增生、硬化, 附近韧带有钙化, 本组2例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有钙化。③椎小关节炎:多发生于邻近病变椎体, 椎间小关节面不规则, 有虫蚀状缺损, 关节间隙变窄, 本组2例椎小关节间隙消失,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