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及诊疗方案8.11讲述.ppt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及诊疗方案8.11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在南山分院设置了1个病区、26张负压病床,设置了CT及ICU、实验室及配套的医护人员宿舍和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 南山分院的重症监护室 南山分院的CT 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效果图 Thank you very much! 5 5 (八)物体表面消毒.车内物品可选用2000mg/L—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1000mg/L—20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不耐湿、不耐腐蚀物品不使用浸泡法),30min后再对易腐蚀的物品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九)医疗器械及其用品的消毒. 1.使用后的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氧气管、吸痰管和袋等装入黄色垃圾袋,带回急救中心(站)按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管道、容器等使用后,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60min以上,然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2.体温计、血压计袖带、氯气湿化瓶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备用。 3.听诊器、仪器表面、导联线及诊疗箱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2遍消毒;不耐腐蚀的仪器表面用75%乙醇消毒液擦拭2遍消毒。 (十一)手与皮肤消毒.取适量快速手消毒剂(75%乙醇或70%异丙醇或醇的复合制3ml—5ml),参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标准洗手方法揉搓至手部干燥。 4.监护仪、心电图视屏及除颤仪电极板以75%乙醇擦拭消毒或70%异丙醇溶液擦拭2遍消毒。 5.不能采取以上消毒方式的用品(手机、精密仪器等)用透明塑料膜、透明塑料袋密封,每次更换。其它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十)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消毒。对粘稠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处理,用50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如84消毒液用原液)2份加入1份上述污物中;对稀薄的上述污物按1份消毒液与2份污物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介于两者之间的污物需加等量消毒液。以上消毒处理均需混匀后作用2h,再做下一步处理。同时,对上述污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物体表面则需用10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浸泡、擦拭消毒,作用60min以上。 (十二)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以重复使用的工作服等纺织品及防护用品使用后用污物袋封装,送洗衣房高温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使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30min后,清洗干燥备用;亦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3.使用后的工作鞋,每次转运结束后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或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清洗并晾干。 (十三)医疗废物的处置。医疗废物的处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与处置。用后的各类针头、锐器放入医疗废物利器盒,一次性医疗、卫生、防护用品等装入医疗废物专用袋。患者的生活垃圾、排泄物经处理后一并按医疗废物处理。转运途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置入医疗废物袋,带回急救中心(站)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十四)报告与待命.急救人员返回急救中心(站)后要报告完成任务时间并待命。转运任务完成后由指挥调度中心汇总资料,及时向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 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病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 基因组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分为扎伊尔型(EBOV)、苏丹型(SUDV)、本迪布焦型(BDBV)、塔伊森林型(TAFV)和莱斯顿型(RESTV)。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可为本病传染源。 发热期及疾病晚期、包括死亡后的尸体都可以传播病毒。 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已知黑猩猩可以作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途径。病人或动物的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各种体液、器官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 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