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09.07.09..docVIP

五种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09.07.0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种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宋维彦1,靳桂双1,毕伟伟2,田艳苓2,王 慧2,* (1.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2.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摘要:采用静水生物法、充气和恒温法研究了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五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顺序为:Hg2+Cd2+Cu2+Pb2+Zn2+。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得它们对克氏原螯虾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量(LC50),结果,五种重金属离子96h的LC50依次为:1.43mg/L,3.22mg/L,4.01mg/L,19.95mg/L和27.95mg/L。根据毒性分级标准,五种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均为高毒物;且其安全质量浓度依次为:0.0143mg/L、0.0322mg/L、0.0401mg/L、0.1995mg/L和0.2795mg/L。以浓度对数和死亡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其24h、48h及96h的回归方程,五种重金属离子对克氏原螯虾96h的回归方程分别依次为:y=0.3147x-1.4195,Y=0.3132x-1.0586,Y=0.2419x+0.0904,Y=0.5064x-1.9294 and Y=0.3615x-0.3611。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克氏原螯虾;急性毒性实验;安全质量浓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成了世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1-3]。水体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尤其是有害金属的排放量日趋增加,对水产品的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2]。研究常见重金属对分布较为广泛的水产养殖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可以为准确和及时地把握各种水体的污染程度,了解不同水体的污染现状奠定基础,还可以为制定水质污染物最低安全指标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制定水产养殖动物的水体安全指标提供科学可靠的实验数据[3]。 克氏原螯虾(Cambarus clakii)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俗称淡水小龙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我国20世纪30-40年代从日本引进,日本于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经过几十年的自然繁衍,克氏原螯虾已扩展至安徽、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成为我国种群数量最大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4]。由于克氏原螯虾适应性广、繁殖力强,对水环境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的各种变化反应十分灵敏,故在毒理学和生态风险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也常作为一种环境预警生物[4]。 铜、锌、铬等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在机体的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机体内缺乏这些元素时,可引起器官机能下降,导致病变。汞、镉、铅、铜和锌是生物毒性较强的重金属物,也是常见环境优先污染物,他们对动物造成的危害较普遍[5]。重金属溶于水中,有多种络合态,金属离子通常只占总可溶金属的一部分,是唯一能与细胞膜载体蛋白结合的部分,具生物活性。此五种重金属在水中均以阳离子为主要存在形式。因此,本实验溶液中的五种金属离子的总浓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相互之间的可比性。 本试验对水体中Hg2+、Cd2+、Pb2+、Cu2+和Zn2+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揭示水体中的重金属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螯虾的抵抗作用,为克氏原螯虾对重金属的耐受能力评价、环境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提高水产品安全性等提供科学依据,为螯虾养殖生产和捕捞环境中的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收稿日期:2008-10-11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项目(200703044)资助。 作者简介:宋维彦(1965-05),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研究。E-mail: rzswy@163.com. *通讯作者:王慧,博导。E-mail:wanghui232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克氏原螯虾捕获于自然河流,平均体重:31.25±0.5g。先在实验室水族箱内暂养2周。暂养期间正常投饵,死亡率低于5%。预备试验和正式试验的前一天均停止投饵。选择健康、活泼敏捷和体形大小均匀的个体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尾。 1.2 试验条件 试验在水产养殖实验室内进行。玻璃水族箱规格:长×宽×高为90×60×80 cm3,试验用水为充分暴气的自来水。水质标准为:PH为7.4-7.7;溶解氧DO>5.5mg/L;总硬度(均值)为2.8mg/L;总碱度(均值)为2.5mmol/L;水温为25.5±0.5℃,自动控温。 1.3 毒物试剂 HgCl2、CdCl2·5H2O、Pb( NO3)2、CuSO4?5H2O和ZnSO4?7H2O等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