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学校文化建设项目
高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2010—2012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新的历史时期。为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期,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特启动学校文化建设项目。
(一)建设目标
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创新学校文化内涵,创建学校文化精品,突出文化育人功能,逐步培育独特文化精神,努力形成师生员工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培养高素质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文科学和强身健心文化氛围,把学校建成创新风气浓郁、学术环境宽容、资源配置高效、校务公开民主、利益关系融洽、师生文明互爱、人文意蕴厚重、环境优雅宜人的和谐校园,形成现代文化和传统地方文化相映、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交融的格局,使之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强有力保证。
(二)建设内容
?1、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人生态度和办学理念等。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要在深入研究学院发展历史、文化蕴含的基础上,以凝练、阐释、宣传校训为引领,确定学院宗旨、定位、特色等相关表述,做好学风、教风、校风、办学理念的提炼概括、表述诠释和宣传贯彻工作,使学校精神成为激励、指导、陶冶全院师生员工奋发进取的重要精神力量。
?2、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所包含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的集中表现,反映和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发展水平。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教代会通过的《学院章程》的统领下,依法建立科学规范、以人为本、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管理制度体系,各项规章制度要体现和贯彻学校精神与办学理念,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和更新,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制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3、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以理想信念、爱国守法、诚信友爱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活动文化。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通过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诚信友爱教育、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建立和完善贫困生救助机制等一系列活动,多渠道多途径构建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平台;通过“发明杯”大学生设计发明创作创新作品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开设“名家讲堂”、专家及青年学子论坛、评选“创新创业之星”、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树立师德典范、建强创业教育、建立校系校友联谊会、办好科技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多渠道多途径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平台;通过师生礼仪教育、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元旦晚会、健美操大赛等校园精品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基地化、项目化、专业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健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军训检阅仪式、升旗仪式、教师节、表彰大会等重大仪式活动和建立具有公信度的各类先进评选体系如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多渠道多途径构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平台。
4、物质文化建设
学院物质文化即学校硬件设施环境所包含的文化形态,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学院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传承传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满足校园环境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重点挖掘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
校园建筑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和协调,色调要保持一致,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景点、橱窗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要结合学校发展历史、特色以及地域文化特点,启动校区内主要楼宇、道路、广场和文化景观的征集、命名工作。
启动学校形象标识体系建设。设计并确定校标、校徽、校旗,征集并确定校歌,统一学校形象标识,规范使用学校标准色、学校名称及中英文标准字体、学校的各类指示牌、名片、PPT模版、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等,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
加强学校文化传播网络建设。校报、简报、校园网、校内广播、宣传橱窗等院内宣传舆论载体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不断增强影响力和感染力,努力成为高品位学校文化的传播阵地。
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加强与国家、省、市重要宣传媒体的合作力度,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按照生态化、园林化、人本化的要求,加强校区建设,美化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公寓等场所,把地方文化、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新型的学校文化形态。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