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希腊哲学家伊壁鹫鲁虽然把快乐等同于幸福,却反对把快乐等同于享乐和纵欲,其学派以及一些主张功利主义的思想家一般都认为“心灵的快乐高过肉体的快乐,因为前者更持久、更稳妥、更便宜”
生死之间——论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
罗素是这样描述伊壁鸠鲁和他的学生们在“花园”中的生活境况:
团体生活是非常简朴的,他们的饮食主要是面包和水,伊壁鸠鲁觉得这就很可满意了。他说“当我靠面包和水而过活的时候,我的全身就洋溢着快乐;而且我轻视奢侈的快乐,不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缘故,而是因为有种种的不便会随之而来。”尽管“花园”里的生活是如此清贫,但是伊壁鸠鲁似乎已经感到很快乐了。至少伊壁鸠鲁自己相信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认为,“当我们说快乐是最终目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而是指身体上无痛苦和灵魂上无纷扰。”
快乐常常被人们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快乐,或动态的与静态的快乐。“动态的快乐就在于获得了一种所愿望的目的,而在这以前的愿望是伴随着痛苦的。静态的快乐就在于一种平衡状态,它是那样一种事物状态存在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状态存在时,我们就会愿望的。我们可以说当对饥饿的满足在进行的时候,它就是一种动态的快乐;但是当饥饿已经完全满足之后而出现的那种寂静状态就是一种静态的快乐。”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动态的快乐,欲望的消失是一种静态的快乐。古罗马式的享乐主义者追求前者,而佛教徒式的禁欲主义者则追求后者。伊壁鸠鲁也许会怀疑“动态的快乐”是一种快乐。正如他在区分欲望时说,“在自然的欲望中,有些是必要的,有些则仅仅是自然的;在必要的欲望中,有些是幸福所必要的,有些是养息身体所必要的,有些则是生命本身的存在所必要的。”因此满足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所产生的“动态的快乐”其实是不必要的快乐。但是对于满足那些必要的欲望引起的快乐,如饮食后的满足感,伊壁鸠鲁似乎并不拒绝,而且还颇为享受。他说,“心灵的快乐就是对肉体快乐的观赏。心灵的快乐之唯一高出于肉体快乐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学会观赏快乐而不观赏痛苦;因此比起身体的快乐来,我们就更能够控制心灵的快乐。”因此,在伊壁鸠鲁看来,一个快乐的人必然是一个理智的人。一旦这个人相信“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那么他就会为了他的快乐精打细算。
马斯诺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分为七个层次,两个级别。如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性需要等属于低级需要,而自尊需要、成就需要等构成高级需要,我们可以将快乐区分为肉体的低级感官快乐和心灵的高级精神快乐,那么孔子显然更倾向于后者。据说,他曾经“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
“祸莫大于纵欲”,如果人过度纵欲,不仅是房事之欲,而是整个的外在的声色犬马,如果把所有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因,六贼)当成主人去放纵那就会迅速消耗体内的精华,一下子人就被掏空,掏空后气机不再,气团不再,只是一个行尸了。
享乐主义(Hedonism)又叫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是一个哲学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享乐主义是所有动作皆可被一个人会产生的享受与痛楚所决定,力求将享乐与痛苦的距差增至最大。
享乐主义(hedonism)产生于古希腊的爱利亚学派,是人们受到诋毁最多的一种哲学。享乐主义之先驱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所有行为皆是基于要给最多的人数获得最大的快乐。
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说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
享乐主义人生观认为寻找快乐的感觉是人的天职,是人最高本质的东西。人活着是为了吃好、穿好、喝好、听好、玩好,享受满足口腹耳目欲望的快乐。主张“乐生”“纵欲”观点的具体体现。人生就是彻底的享乐。
享乐主义认为感观上的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光凭感官上的快乐就能使人幸福和满足。享乐主义必然导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义。享乐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挂钩,其实质为狭义的享乐主义,即极端享乐主义。与我们所知的享乐主义截然不同的是,伊壁鸠鲁抵制“动态的快乐”或者“积极的快乐”,宣称“性交从来不曾对人有过好处
伊壁鸠鲁是一位无神论者,“人们认为他是淫逸行为的辩护人”,他提倡人们要追求感官的享乐;“而他在生活中却始终行为高尚,特别是能够做到自我克制。
享乐主义的基本特征------以追求感官享受为人生目的
满足耳、目、鼻、体、意的欲求,以得到快乐,是人的本性。然而人生苦短,享乐机会不多,所以应当抓住机会尽情享受,“究其所欲,以俟于死。”杨朱把享乐主义推向极端,提出了赤裸裸的纵欲主义人生哲学。
另一个哲学家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中有所收录)。“他说,生活的目的就是最佳地去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