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龙县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 要:安龙县农村能源目前仍然是以薪炭及秸秆为主,二者占农村能源消费的60%以上。近年来电力、沼气等清洁能源呈现快速发展事态,清洁能源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今后农村能源消费,会转向以电力、沼气等清洁能源为主,商品能源消费比例将不断加大。
关键词: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发展趋势;安龙县
中图分类号 S21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108-02
1 农村能源构成现状及利用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隶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县国土面积2 231.72km2,辖17个乡镇,178个行政村,9.86万户,人口44.4万人;地形以山地为主,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5%以上,其中喀斯特山地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7.5%,耕地面积50 014hm2,是一个以喀斯特山地为主要地貌类型的山区县生态脆弱,利用和改造难度大,一旦破坏,不易修复。
1.1 能源资源构成
1.1.1 煤炭 全县煤炭蕴藏量为12.28亿t,其中无烟煤储量为6.73亿t,2013年开采量为391.1万t。
1.1.2 小水电 全县水能资源量为410万kW,其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有340万kW,已开发利用300万kW,开发利用率为88.2%。
1.1.3 太阳能 安龙县太阳能辐射为全国的低值区,年日照时数为1 504.7h,每年阴雨天数在250d以上,平均辐射值为430.3KJ/cm2,太阳能应用范围有限。
1.1.4 风能 安龙县是全国的风能低值区,平均风速在2m/s以下,开发难度大,利用价值不高。
1.1.5 薪炭 全县林地面积有9.93万h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4.5%,但是有林地面积仅为27 658hm2,占标地面积的27.85%,灌木林及其它林地占72.15%,这部分林地木材积储量不大,每hm2在40m3以下,主要起水土保持作用。
1.1.6 秸秆 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33.47万t,其中,能作为燃料使用的大约为20万t。
1.1.7 动物排泄物 年生成量在45万t。
1.2 能源利用现状 目前,安龙县主要使用能源种类为电力,秸秆,煤炭,薪炭及沼气。其具体结构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安龙县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1年,安龙县有农村居民户数为9.214万户,年户均能源消费量为0.738t标准煤,2005年9.59万户,年户均能源消费量为0.627t标准煤,2010年9.99万户,年户均能源消费量为0.512t标准煤,2012年10.02万户,年户均能源消费量为0.48t标准煤。从人均消费能源情况来看,2001年,安龙县农村居住人口为36.32万人,人均能源消费为187kg/a标准煤,2012年32.51万人,人均能源消费为148kg/a标准煤。
1.3 能源结构变化 主要能源消费变化情况如下:电力从2001年占整个能源消费的5.1%增加到2012年的12.68%。薪炭从2001年占整个能源消费的21.1%减少到2012年的18.54%。秸秆从2001年占整个能源消费的23%增加到2012年的41.71%。煤炭从2001年占整个能源消费的47.3%减少到2012年的1.15%。沼气从2001年占整个能源消费的3.7%增加到2012年的25.92%。
1.4 各种能源消费量变化情况 从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减少量最大的是煤炭消费量,从2001年的3.67万t减少到2012年的552t,而电力、作物秸秆及沼气消费量为稳步增长,薪炭消费缓慢减少。
1.5 能源结构变化原因分析 煤炭消费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生活方式变化。由于近年来农村家庭在牲畜饲养方面普遍采用生饲料喂养,大量减少用于饲料煮熟所需的能源。二是当地煤炭普遍为高硫煤,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不利。三是价格因素影响。煤炭价格从1t几十元增加到1t近1 000元,相对应使用电力及其他能源,成本较高。
此外,总的消量及人均消费量也在同步减少,最大原因是由于牲畜饲养方式变化而减少。其次是节材灶,电磁炉、液化炉等高效炉具的使用,提高了能源转化效率。再者,优质能源的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消费增长速度最快。2012年与2001年相比,沼气池数量从4 057个增加到31 236个,增加了27 179个,所占农村户用能源比例从3.7%增加到25.92%,成为主要能源之一。还有,电力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农村消费比重中,2012年比2001年提高了近1.5倍。从2010年以来在城镇周边区域,也有部分农户开始使用液化气,但是由于价格因素,使用人群不多。总的趋势是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正朝着优质化方向发展。
2 能源利用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