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贤才者得天下.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得贤才者得天下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人才,是推动国家富强、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关键性力量。中国古人在求才、识才、用才、护才、管才、育才等方面,留下了许多内涵丰富的论述与脍炙人口的故事。本刊邀请人事行政学专家侯建良先生开设专栏,通过制度、文献、史实、故事的恰当呈现,为读者讲析中国传统用人智慧,相信可帮助广大读者充分体味传统智慧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在借鉴古人的思维方法与实践经验之后,能形成科学系统的工作思路,建立务实有效的工作方式。   侯建良1945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市,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长期任职于国家人事部门,历任原人事部处长、副司长、司长、副部长。对中外公务员制度、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科举制度等均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上百篇,著有《公务员制度发展纪实》《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等。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绵长。其间,围绕着夺取国家最高政治权力的斗争,上演了无数次群雄逐鹿、改朝换代的历史大剧。其中包括运筹帷幄的指挥较量、惨烈悲壮的战场厮杀和密谋策划的明争暗斗。失败者的感想可能各有不同,但胜利者的体会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得贤才者得天下。   齐桓公:不计前嫌用“仇敌”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渐渐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群雄并起,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人们常说“春秋无义战”。到了战国时期,小国皆灭,代以“战国七雄”,这时战争的目的已不再是称霸,而是要称王,要一统天下。争霸争王的历史告诉人们:谁能得到人才,并能正确发挥人才的作用,谁就会由衰而盛,由弱变强;如果失去人才,则会由盛而衰,由强变弱,直至灭亡。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的国君,最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当初,齐襄公死后,有继承权而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赶忙回国抢夺王位。公子纠在向齐国进发的路上,派自己的老师管仲去半路劫杀小白。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假装被射死。于是公子纠便放心地放慢了前进的速度,而小白和老师鲍叔牙则抢先赶回齐国都城临淄。最终小白继承了王位,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发兵攻打鲁国,迫使鲁国杀死在那里避难的公子纠,并将管仲囚禁送回齐国。按照一般逻辑,齐桓公应杀掉管仲以报一箭之仇。但这时鲍叔牙表现出了高风亮节,他主动放弃自己成为国相的机会,力劝齐桓公拜管仲为相,说管仲的才能比自己强若干倍。齐桓公听从劝告,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并尊其为“仲父”。管仲为相后,举贤任能,改革行政制度,改革征税办法,改革兵制,发展盐铁和渔业等等。于是,齐国政局稳定,经济实力和军队战斗力显著增强,齐桓公终于登上了中原霸主的宝座。   对于齐桓公任用管仲而称霸这件事,时人及后人多有评价。《荀子?仲尼》中记载了孔子对这件事的看法:有人对齐桓公能够称霸的原因疑惑不解,认为从道德层面上讲,齐桓公是个阴险奸邪、生活奢侈、贪图享乐的人。像他这样的人不但没有灭亡,反而成为霸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齐桓公在大节上有天下最大的长处啊,有谁能使他灭亡呢?他一眼就看出管仲的才干足以让人把治国大任相托付,这是天下最大的明智啊!”他不计一箭之仇,给予管仲三项待遇:尊管仲为仲父,授予上卿职位,给予厚禄。这三项,如果诸侯能对贤人提供一项,就不会亡国,而齐桓公全做到了,他怎么会亡呢?“他能够称霸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不是侥幸,而是必然的。”a   不独齐桓公称霸这件事,各诸侯国此消彼长的历史都证明了得贤用贤的重要性,如燕昭王招揽重用贤才打败强齐,秦国靠引进人才由弱变强,楚国由于信任小人迫害贤才而由强变弱,等等。管仲总结当时的历史经验说:“争天下者,必先争人。”b孟子也说:“不用贤则亡。”c   刘邦:自知知人用“三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地道的“土包子”出身,而能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最后统一天下坐上皇帝宝座的,一是建立汉朝的刘邦,二是建立明朝的朱元璋。而他们取得天下的法宝不是别的,仍然是招揽和重用优秀人才。   四年多的楚汉之争,最后以项羽的自刎和刘邦的胜利而结束。刘邦既不是品行高尚、众望所归之人,也不是文韬武略、深谋远虑之人,他为何能战胜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项羽呢?很可能他自己也疑惑过,并考虑了较长时间。   有一天,做了皇帝的刘邦大宴群臣。他问大臣们:“我之所以能得到天下,是为什么?项羽之所以失掉天下,是为什么?”在大臣们的回答不得要领之后,刘邦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安)国家,抚百姓,给饷馈(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擒)也。a   从这段话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三点:第一,刘邦有识人慧眼。他用高度概括的语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