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汪荣祖谈西方汉学得失汪荣祖,安徽旌德人,生于上海,负笈美利坚,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康章合论》、《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史学九章》等,与李敖合著《蒋介石评传》。在访谈中,汪先生以史学家的眼光对西方汉学得失作了公允的判断和评价。 盛 韵 您曾提到两岸三地都有迷信海外汉学的情况,其表现何在? 汪荣祖:我所见到的是,两岸三地往往不加甄别与选择就翻译海外外文出版有关汉学的书籍,这可能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在作祟,更可能是书商的生意经。但如果没有市场,书商也不至于会去做赔钱生意。好像是外国人写的东西都是好的,有点像“五四”时代不知高下优劣地引进外文作品一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多年前台北的中国时报出版社要出史景迁的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一书的中文版,要我推荐。我回话说,这本书是写给美国大学生作教科书用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近代史时也用过,但中文读者没有必要看这种书。然而我不推荐,一大堆名学者出面推荐,大做广告。这家出版社几乎翻译了史景迁所有的书,非常畅销。几年前史景迁访问台北,媒体大事报道。当时的“总统”是陈水扁,也来凑热闹,亲自接见,视如国师。这种一窝蜂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迷信。我注意到不少大陆学者也膜拜史景迁,还出专书来赞美他。史景迁有其长处,他的最大长处是英文叙事能力极强,但他的中文实在不行,远不如上一代欧洲的汉学家,因而他不是一位值得我们崇拜的汉学家。 我还注意到近年大陆出现钱穆热,也有一点盲目崇拜。我觉得钱穆早年的著作如《先秦诸子系年》写得很有功力,虽然也有些错误,如把孙武与孙膑视为一人。但晚年的作品并不好,那本皇皇巨著《诸子新学案》【夜骸按:疑为《朱子新学案》】尤其糟。他生前面对蒋介石时,也缺乏读书人的风骨。记得改革开放后,我初返大陆访问,在北京三里河拜访了钱锺书先生。海外友人寄给他一些钱穆的书,他说钱穆的作品如果能代表海外学者的成果,实在令他大失所望。他特别提到那本《师友杂忆》,里面提到他的几处,几乎全是错的,他开玩笑问我,史家求真当如是乎? 您觉得这种迷信的深层原因在哪里,又如何破除迷信? 汪荣祖:最深层的原因是二十世纪乃是西方霸权时代,包括文化霸权在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现代”风潮有助于破除西方的文化霸权。但是如果我们自己的文化提升不起来,自信心仍难以恢复,有意或无心地迷信外国就不容易避免,诸如中文书写不时受到外语文法的污染,随便应用外国学理等等。我觉得破除学术迷信的一个具体做法,是认真提倡书评的写作,通过书评检验学术的高低优劣,就不会盲从。在西方学术界,书评早已是“大国”,但在汉语世界里仍不很发达。六年前我回台湾长住,最想做的事就是提倡书评,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的书评要我负责,我欣然接受。但很快发现大家都不太愿意写书评,因为有点吃力不讨好,捧场固然不乐意,认真写又怕得罪人。台湾学术界的圈子又比较小,你如批评了别人的书,见面时就不好意思。习惯于批评,需要时间,只能期盼慢慢适应。我真的很高兴看到《上海书评》办得火红,使我想起在美国时常看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我寄给《上海书评》评论几位美国汉学家近著的书评,也许对破除迷信有些帮助吧(一笑)! 您认为西方汉学的得失在哪里? 汪荣祖:西洋人研究中国学问称之为“汉学”(sinology),如径称汉学,易与中国传统的汉、宋之学相混,所以有人建议用“华学”,以资区别,我觉得如用“西方汉学”的提法很好。记得从前傅斯年、陈援庵等学者曾呼吁要把汉学中心搬回中国来。为什么要把洋人研究中国的中心搬到中国?他们显然误会西方汉学就是汉学,觉得中国的学问已经礼失于野,所以希望回归到中国。其实,西洋学者研究中学,就像中国学者研究西学,原是很平常的事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汉学研究比中文世界的西学研究有计划、有步骤、有毅力、有成果。我觉得原因是西洋人较有自信。毕竟近现代文化与文明先发生在西方世界,自然科学之外,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与成果的累积,也远胜于其他地区。西方学者有此底子之后,来研究汉学或其他外国学问,无论在学理上或方法上,往往游刃有余,只是所处理的材料不同而已。 不过,由于文化之间的隔阂,不免会戴一种文化的有色眼镜来看另一种文化,出现差错或偏颇。中西文化的最大差异是语言文字,西方是拼音,而中文是象形,洋人称之为characters(记号),对他们来说特别难学。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访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时,有位英国汉学家曾说过,中文是落后的古文字,不能适应现代,现代中国将受文字之累,甚至亡国。类似的偏颇之谈,至计算机中文系统通行后,不再听闻。老一辈的欧洲汉学家就是从困难的古文入手,如瑞典的高本汉与法国的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化管理手册2021年版(施工线路).docx VIP
- 我爱宁波小学三年级教案.doc VIP
- 石油产品分析(第三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年四川省中科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黄帝内经》与岐黄之术.pdf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浓缩600题).doc VIP
- 程序设计类课程“闯关式”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 VIP
- 第5单元 探索1 互联网安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课件.ppt VIP
- 2022玻璃结构工程技术规程.docx VIP
- (高清版)DB33∕T 1217-202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