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大众传媒的变迁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艺谋 陈凯歌 冯小刚 许鞍华 李安 王家卫 王晶 周星驰 王家卫 巩俐 葛优 李连杰 周润发 杨紫琼 2005年 12月28日,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会见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期望更多精品出现。 中国电影诞生百年纪念币——金币 ①时效性不强; 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③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2.电视事业 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1)诞生: 创办之初的《新闻联播》和播音员李娟 改革开放以后,电视事业不断发展。 1、电视逐渐普及; 2、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主要表现在: 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2、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 3、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4、电视的优点: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 5、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 “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到2001年3月,累计投资16.2亿多元,消灭广播电视盲村10万多个,解决了近7 000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三、“第四媒介”的兴起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截至1996年10月31日,上网电脑29.9万台,www网站1 500个,上网人数62万人,到了1999年底,上网电脑即已达到350万台, www网站有15153个,上网人数890万个。到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而位居世界第五。 四大媒介是指哪些大众传播媒介?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互联网的弊端: 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信息来源渠道不确切 1.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 的构成潜在威胁。 2.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 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3.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 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互联网害处: 思考: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害处大还是益处大? 1、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课堂练习 2、传统的三大媒介是: ①报纸 ②广播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抢答题 1、哪一种媒介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 报 刊 2、中国人自己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昭文新报》 3、新中国成立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是什么? 《人民日报》 4、1958年、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第一家电视台是? 北京电视台 5、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渔 光 曲 6、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年代? 1994年 阶段 形成 发展 繁荣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影 响 19世纪中期 1873年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 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 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后 《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昭文新报》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艾小梅,汉口)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红色中华》报《新 华日报》《解放日报》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介绍各行各业模范人物及事迹;传播生产生活的知识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综合归纳 * 当今社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