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中学语文科中的道尔顿制实验 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创试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因为创试工作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进行的,故名道尔顿制。这一制度的主要措施是:(1)把教室一律改为作业室,作业室按学科分设,室内陈列各该科的参考书、图表及实验仪器等,供学生学习使用;(2)废除班级授课制,把各科教学内容制成分学期、分月、分周的作业大纲,规定每学期、每月、每周应完成的各项作业及其进度,由学生根据各科作业大纲自行学习,自行记载成绩表,教师在作业室担任指导者;(3)实行学分制,年级递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自由度。这一系列的措施,在做法上显然与设计教学法迥异,但在实质上二者对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班级授课制都是一种突破和否定。 在我国,最早热心于译介和推行道尔顿制的,当推舒新城。 舒新城(1893—1960),湖南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早年,因受导师杨昌济和徐特立的鼓励,以及国外杜威、桑代克、詹姆斯、孟禄等资产阶级教育家的思想影响,决心致力于教育的革新。1919年,他在长沙创办了《湖南教育月刊》,旨在“研究我国教育应采之宗旨,介绍世界教育之思潮,批评旧教育之弊端,商榷新教育之建设”。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期间,曾与夏尊等人一起积极进行选科制和能力分组制的教改试验,企图以此革除旧班级授课制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发展之弊,然而阻力重重,苦于找不到一种符合自己意愿的理想的教学方式。1921年夏,他应邀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主持校务。这时,柏克赫斯特新创的道尔顿制传入中国,舒新城从中仿佛看到了实现自己意愿的理想之途,于是悉心加以研究,并在中学部开始着手试验。当时,在语文科教员中,热心支持舒氏开展道尔顿制试验的有沈仲九、孙工等人。1923年,因中国公学内部对舒氏所进行的教学改革(除试行道尔顿制外,还包括采用选科制、男女同校等)出现分歧,舒氏便辞职去南京,接受廖世承邀请出任东南大学附中研究股主任。廖世承是我国现代实验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凡一切教育教学改革,他都支持,并主张通过实验研究来加以评判。舒氏得到廖世承的首肯,就在东南大学附中进行道尔顿制和非道尔顿制的对比实验。在语文科,主持此项实验的主力是穆济波。在此期间,舒氏除了为《教育杂志》1922年出版的“道尔顿制专号”及《中华教育界》等刊物撰写译介文章外,还编译出版了四部专书,即《道尔顿制概观》《道尔顿制讨论集》《道尔顿制研究集》和《道尔顿制浅说》。在当时,舒新城成了国内推行道尔顿制的主将。 在中学,试行道尔顿制,各科并非一律。诸如国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科,是适于试验道尔顿制的;如图画、音乐、体育、美工等科,就不适宜,一般仍采班级授课制。即使是适于试验的,具体做法特别是作业大纲的编制法也不完全一样。 这里不妨援引穆济波主持这项实验时的做法为例,大致可以明白当时中学语文科试行道尔顿制的概况。 穆氏担任的是东南大学附中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科的教学任务。他确定的“本级教学目的”共两条:(1)使学生多读论说文,明了论证之方术,而且有论辩的能力。(2)使学生对现实的人生、现实的世界有深厚的同情与责任心,能自己渐次建立完美确定的人生观,鼓励着创造自己、完成社会。可见他在初二年级所致力的是培养议论能力和锻铸人生观。“教材的选择”与这样的目的相适应:“属哲学思想及讨论人生行为者十,属科学方法的知识者二,纯文学作品十一,凡二十三首”。这23篇课文,全是白话文,采自孙工、沈仲九合编的《国语文读本》(民智书局版)第3册。 根据实施道尔顿制的要求,穆氏拟制了“初级中学第二年第一学期道尔顿制试验班学生工作表”。表内开列“工作种类”“工作时间”“能力标准”等项。 “工作种类”包括六种,即精读、笔记、作文、作法、课堂研究、课外阅览。精读部分共分四个单程(月),每个单程又分四周,分月分周指定精读的课文。例如第一单程,第一周《沙葬》《今》《一个人的生活》,第二周《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第三周《风雨之下》,第四周《不朽论》,余类推。笔记部分规定“随读随记,每周缴阅一次”。作文部分规定“间周作文一次”,非作文这一周“在课堂研究作法”。课堂研究部分,共三项内容,即A.语法讲习,B.读书质疑,C.作法研究,每项每周一小时。课外阅览部分,指定六种书目:《爱罗先珂童话集》、鲁迅小说集《呐喊》、吴稚晖《上下古今谈》、李人译《小物件》、章太炎《白话文》、《梁任公近著》第1辑(上)。以上六种,学生可任选三种,“一书读完当作一报告”。这就是一学期的全部教学内容,学生在开学之初从这份表上就可以一览无余,全局在胸。 在“工作时间”一项内,规定“每周以受课六小时自习六小时计,每单程四周共有四十八小时”,具体分配是:“1.精读,每周五小时;2.笔记,每周一小时(每单程合计二十四小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