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关联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FokⅠ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型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VDR FokⅠ基因的多态性在4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46例中度患者和40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中的分布,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VDR FokⅠ基因的基因型与对照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中度组与对照组VDR FokⅠ基因酶切位点的等位基因F/f分布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列联系数=0.53,提示等位基因F/f分布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同临床表型存在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中度组f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VDR FokⅠ基因的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同临床表型存在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免疫调节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以肝细胞损伤和肝组织炎性反应为主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损伤及转归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密切相关,主要以T淋巴细胞清除病毒和肝细胞的损伤为主[1]。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2]。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它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还具有介导免疫反应作用,而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是由维生素D受体( vitamin D receptor, VDR)来介导的[3]。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方法,初步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临床表型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11月本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现症患者90例,其中重度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4±12.5)岁;中度患者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4±10.5)岁。对照组选择同期本院感染科住院和门诊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2.5±9.2)岁,全部患者均为生活在本地区的汉族人群,无血缘关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所有患者在3个月内未使用免疫调节剂和抗病毒药物,并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全部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相关指标,包括AST/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白蛋白;检测HBsAg、anti-HBs、HBeAg、anti-HBe和anti-HBc及HBV-DNA滴度。
1.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留取慢性乙型肝炎中度及重度患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空腹12 h后,晨起静脉采血4 mL(EDTA抗凝),采用硅胶柱纯化方式,用血液DNA提取试剂盒(D3741-01 美国OMEGA),从700 ?L抗凝血液中提取淋巴细胞基因组DNA。利用UV计测定所提取的DNA浓度及纯度,并将其稀释至10 ng/?L,分装保存于-20 ℃冰箱保存备用。
1.2.3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 VDR FokⅠ基因的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AGCTGGCCCTGGCACTGACTCTGCTCT-3;下游引物,5,-ATGGAAACACCTTGCTTCTTCTCCCTC-3。总反应体系均为25 μL:1 ?L基因组DNA,2.5 ?L 10×PCR 缓冲液,上下游引物各0.5 μL,dNTPs 2 ?L,0.25 ?L Taq DNA 聚合酶,去离子水18.25 ?L。VDR FokⅠPCR扩增条件:95 ℃预变性4 min;98 ℃变性10 s,63 ℃退火30 s,72 ℃延伸60 s,共30个循环;72 ℃再延伸5 min。取扩增的PCR产物0.5 ?L,1 ?L限制性内切酶FokⅠ,及2 ?L 10×M Buffer, 2 ?L 0.1% BSA(由大连TaKaRa公司提供)及14.5 ?L灭菌水组成酶切总反应体系20 ?L,置于37 ℃水浴1 h,进行FokⅠ酶切,将酶切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以DL700 Marker为参考,紫外凝胶成像仪下观察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现症患者重度组、中度组和对照组VDR基因多态性的差异;VDR FokⅠ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病情程度的关联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