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化疗前静脉的评估及药物渗漏的处理学案.doc

8。1化疗前静脉的评估及药物渗漏的处理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疗前静脉的评估及药物渗漏的处理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其始于毛细血管,终于右心房。静脉管壁结构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四肢的浅静脉常被用来进行普通药物的静脉输入。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如果经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可能导致以下不良后果:化疗药物的强刺激性及多疗程治疗,导致静脉内膜的炎症;化疗药物外渗可造成局部疼痛及组织溃疡、坏死;多疗程的反复静脉穿刺可给病人的静脉带来物理性损伤并留下瘢痕;多疗程的化疗和穿刺会导致肿瘤病人的后期治疗没有外周静脉通路,造成病人恐惧治疗的不良心理状态。因此,作为一名肿瘤科专科护士,在执行静脉化疗的过程中,只要求穿刺准确、输液时穿刺针不脱由血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掌握静脉的解剖结构,各种静脉穿刺工具及静脉导管的特点,掌握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化学性损伤和外渗的特性,才能对肿瘤病人化疗的静脉通路作由循证合理的评估和选择。 一、静脉解剖 (一)浅静脉 1.上肢静脉 上肢常用于输液的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及手背静脉。 (1)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于腕关节桡侧上行至前臂,沿前臂桡侧上行,至肘窝处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连(图15-1),于上臂外侧沿肱二头肌外侧上行.经三角肌与胸大肌肌间沟,在锁骨下静脉穿过深筋膜,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头静脉直径药脉mm,血流量药为40-90m1/min。 (2)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上升,在肘窝下方转向前面,接收肘正中静脉后,位于肱二头肌内侧沟的浅层内,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中部(图15-1),穿深筋膜汇入肱静脉, 或伴随肱静脉向上汇入腋静脉。贵要静脉直径药脉-10mm.血流量药为90-150ml/min。 (3)正中静脉:粗而短,位于 肘窝前面.连接头静脉和贵要 静脉(15-1)。 上肢静脉血管内径细,血流 缓慢,输注刺激性药物时易发 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 2.下肢静脉 下肢常用的浅静 脉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星 背静脉。由于下肢静脉血流缓 慢,静脉瓣多,一般静脉输液 不宜选择下肢。静脉化疗则禁 忌在下肢静脉穿刺。 3.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由耳后和枕部的静脉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汇入锁骨下静脉(图15-2)。 (二)深静脉 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管径较粗,如进入空气则危害较大;由于胸腔内压力较大,深静脉血液易反流全至中心静脉导管内堵塞导管;穿刺难度大,损伤静脉后形成血栓的概率增加。上腔静脉管径粗,中心静脉导管的头端通常位于此处。锁骨下静脉直径药为19mm,血流量为1000—1500ml/min;上腔静脉直径药20mm,血流量药为2000—2500ml/min 。 二、静脉输液路径及静脉穿刺工具的介绍 (一)外周静脉路径 包括头皮钢针和静脉留置针(图15—3)。 1.一次性静脉输液针 (1)优点:与输液器配套使用,较为经济方便。 (2)缺点:病人活动受限,易渗漏,需每日穿刺;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时,药物仍然能引起渗漏性损伤和化学性静脉炎,不能保护血管内膜。 (3)规格:由针柄的颜色区分,一般指输液针外径。 2.静脉留置针 又称套管针,由硅胶材料制成。 (1)优点:套管柔软、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可减少穿刺及输液时的渗漏,有利于病人搬动及活动,让病人感到舒适。可随时静脉给药,便于紧急抢救。可在静脉内留置3天,不必每天穿刺。 (2)缺点: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时,药物仍然能引起渗漏性损伤和化学性静脉炎.不能保护血管内膜。静脉留置针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两种类型(图15-4、图15-5)。 (3)规格;静脉留置针规格G与针的外径相关。静脉留置针有12G、]4G、1脉G、18G、20G、22G、24G、2脉G、27G等型号,其小中22G、24G在临床使用较为厂泛。在满星临床治疗的情况下,应选用最小型号,以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壁的损伤。 (4)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留置针穿刺宜选择粗直、富有弹性、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注意避开关节位置。长期卧床病人因下肢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应尽量避免在下肢静脉使用留置针。 (二)中心静脉路径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一般分为:单腔、双腔、三腔、四腔导管(图15-脉 ~15-8),中等长度导管、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导管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等。 1.中等长度导管 有8.33cm和]3cm两种类型,便于从肘部或颈部快速置入,一般用于抢救。导管质地较硬,保留时间7—15天,缺点是导管尖端没有到达上腔静脉,如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对静脉内膜仍会有损伤。此类导管在临床较少应用。 2.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导管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