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拘无碍,自由翱翔
——《逍遥游》新解读
潘 用 明
内容提要:
这是一篇教学读书心得。笔者对《逍遥游》现行注本(包括高中课文注释)提出了一些疑问,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笔者认为,现行注本把《逍遥游》中“有所待”“无所待”的“待”,注释为“凭借,依赖”,是不妥的,它导致对全文理解的错误。
笔者认为,“待”应训为“呆”,即滞留.限止之意。“有所待”即有所滞碍,有所局限;“无所待”就是无拘无碍,自由逍遥。那“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为“逍遥游”之形也;而乘正御气“以游无穷”的“至者”,为“逍遥游”之神也。形神契合,构成“逍遥游”之“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境界。
笔者对《逍遥游》的篇旨,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逍遥游》 新解读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高中语文课文《逍遥游》节选自它的第一部分。它境界高远,思想深邃,文辞汪洋恣肆,确属难得的佳作。
但是,对于《逍遥游》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意见。现行的注释,本两晋郭象.支道林之说,颇为时人接受,其实也有诸多滞碍不通之处。现在,谨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一. 小大之辨
1.如何理解大鹏的形象?
我认为,《逍遥游》中的大鹏,是庄子塑造的一个“伟大,高傲的形象”。它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展翅高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我感到,这就是庄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的写照,这就是象征他崇高理想的“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逍遥游”。
2.蜩.学鸠.斥鴳是什么形象?
我认为,,它们是与大鹏相对立的形象.它们目光短浅,苟活于世,生命卑微而庸俗。它们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和境界,反而讥笑大鹏:“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在文章中以十分轻蔑的口气斥责它们,“之二虫又何知?”并且认为,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郡,而征一国”者,被功名利禄所束缚,就像斥鴳一样,“所见甚小”。它们才是值得嘲笑和鄙视的。
庄子把它们跟大鹏作对比,明确指出:“此小大之辨也。”从而突出了大鹏高远的境界。
而现行的注释因袭前人之说,认为大鹏与斥鴳皆属"有所待",同为一类,跟"无所待"的"至人"之类相对立,这就在理解上出现了矛盾。
二.现行注释中的种种矛盾
1、对“无所待”的注释的矛盾
《逍遥游》第三段末,写到一种“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按照现行的注释,“待:凭借,依赖”,“恶乎待”就是无所凭借,无所依赖。“乘天地之正”,就是顺应天地万物之性。“御六气之辨”,就是驾御六气的变化。并特别注明:六气,指的是阴.阳.风.雨.晦.明。
现行的注释由此解释说,斥鴳.大鹏,均为"有所凭借",只有"游无穷"的"至人",才是"无所凭借"。
这就让人想不通了。
顺一物之性,被视为“有所凭借”,何以顺万物之性,却反而成了“无所凭借”了呢?大鹏乘风而起,是为“有所凭借”,而“游无穷”的“至人”驾御着阴.阳.风.雨.晦.明这么多物事,怎么反倒是“无所凭借”了呢?是因为它驾御的东西特别多么?那样一来,他要凭借.依赖的东西不也就更多了么?
或许有人说,这就是辩证法。 “无所不凭借”就是 “无所凭借”。但是,这样一辨证,似乎斥鴳.大鹏跟“至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力够不够大,所凭借之物够不够多;“至人”也者,乃无所不能之至强之人也。——这显然已背离“逍遥游”的题中之义了。
2、对“顺乎自然”的解说的矛盾
有注本解释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的意思,实质上就是“顺乎自然”。这样,“彼且恶乎待哉“,也就得到了"绝对自由"。
但按照现行注本对“有所待”的解释来推论,什么都顺应外物,这应是最大的不自由。
我所说的矛盾还不止于此。
我在思考,什么叫顺乎自然?“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固然是顺乎自然;“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又何尝不是顺乎自然?大鹏高飞九万里,似乎有违自然,但它“抟扶摇而上”.“去以六月息者”,难道不是顺乎自然?
其实,西晋的向秀和郭象在谈到《逍遥游》的篇旨时就曾指出,大鹏与斥鴳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是逍遥的。所谓“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
这样看来,世间万物,原无等差。庄子所向往的“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原来跟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郡,而征一国”之流,属同一货色!
思路至此,忽至蹶踬。
问题出在哪儿呢?我看,把“有所待”的“待”字理解为凭借.依赖之义,并以此划出“有所凭借”.“无所凭借”之类,应是此中的症结。
我们可以来试着作一下这样的推理:
斥鴳.大鹏都要凭借风力而飞,所以是有所凭借;
而“至人”乘正御气,顺应自然,所以是无所凭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工程质量监理质量评估报告.docx VIP
- JTT 1516-2024 公路工程脚手架与支架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x VIP
- 咨询服务流程与方法.docx VIP
- 乳制品的生产企业应急预案终稿.pdf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易错精选50题(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专题提优训练(北师大版).docx VIP
- 2023-2024年暨南大学352口腔综合考研真题.pdf VIP
-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2024年).doc VIP
- 药品常用知识(共18张PPT).pptx VIP
- 医疗质量管理课件.pptx VIP
- 管理学原理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完整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