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禹锡 陋室铭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4.你觉得陋室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有高洁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人。 *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须大 文人书斋名趣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 诸葛亮--茅庐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梁实秋--雅斋 陆游 --老学庵 蒲松龄 -- 聊斋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文学常识 3、体会作者的高尚品质,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朗读、翻译、背诵全文。 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本文选自《全唐文》。 (772—842) 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作品背景 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西蜀 xīn hén rú dú shǔ 读准下列字音: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读 课 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及节奏。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再次读课文,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译文:碧绿的苔藓,长到台阶上; 青葱的草色,映入竹帘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 (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德馨: 鸿儒: 白丁: 案牍: 劳: 乱: 品德高尚 博学的人 没有什么学 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 使动用法,使……劳累 使动用法, 使……扰乱 译 文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答:是为了与陋室作类比;将三者用 “名”----“灵”----“德馨”;“仙”---- “龙”----“吾”贯穿起来,点明文章主 旨。说明“陋室”并不陋,因为主人是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示意图: 山-----水-----陋室 仙-----龙-----吾 名-----灵-----德馨 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 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 3.文中是怎样写陋室的? 1 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环境) 2 写陋室中人的句子是:(人) 3 写陋室中事的句子是:(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南阳诸葛庐” 和“西蜀子云亭”呢? 答:“诸葛庐”、“子云亭”和“陋室”形成了类比,他 们的主人都是受人敬仰的古代名人,作者提起他们, 是为了自比他们。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呼 应,表明作者要立志效仿古人,做一个品德高尚、 受人敬仰的君子,这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 言志: ——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