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 第01章 政治经济学发展历史.ppt

(政经 第01章 政治经济学发展历史.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商主义经济”兴起的背景 15 世纪,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西欧一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   ①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 16 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重金主义),强调“只卖不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 ②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顺差论,强调“多卖少买”,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重商主义的利弊 为资本的原始积累创造了物质条件。 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金融业)的建立与发展。 催生了不平等、不道德的贸易经济行为泛滥。 导致掠夺性殖民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二、资本输出模式 1、转移剩余资本 2、获得更多利润 3、转嫁经济危机 *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工具:革新,技术革命),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宾,八曰师。斋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宾,八曰师。 食、货、商、贸,礼、仪、廉、耻 作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治国大法的《洪范》把“食”与“货”列为“八政”之第一位和第 二位。 * * 封建制度: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归封建主所有,封建主通过国家权利的占有不平等的占有社会财富!但是,封建主也认识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为了壮大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主采用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即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合“重农主义经济”思想。 * 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 * 资本转移的形式 商业领域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本纷纷投入生产领域。 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成为主要的资本形式。 * 优先生产部门的发展。优先生产率高的部门发展。 优先获取生产资料占有权。优先获取利润分配权。 *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启蒙思想反对生产资料和财富被少数人占有,倡导人人平等的拥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 14:15-19:03卢梭的政治启蒙思想 22:40-28:50重农主义标志资本主义经济开始 *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证明私有制的正确性,只有通过私有制才能使经济与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 * 《道德情操论》:以劳动为衡量标尺,进行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分配。 道德=公正 自由=公平 《国富论》:生产是财富的创造手段,交换是财富实现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供需平衡,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 资本的种类:货币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 ∵ 生产性资本的投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 发展资本为主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 经济人假说”:  经济社会人即为己也为人,相辅相成的关系。 * 自由贸易:我情你愿,平等交换。 * 萨伊理论对中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股本的性、工人在企业的地位、农民土地入股方式的启发! * 美国苹果公司的兴起诠释萨伊定律! * “实证”经济学者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证明了生产资料必须私人占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生产的创造性和财富的增加性! * 自由竞争、私有制经济 (生产资料、产品私人占有与消费的社会性) * “马太效应”产生原因:占有经济资源的不平等性。 二、李斯特〈德〉《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1、背景: ①李嘉图“国际自由贸易分工”理论,并未给世界经济带来共同的繁荣与发展,反而“马太效应”越发凸显。 ②原因:国家之间占有生产资料、利用经济资源的不对称性,导致财富不公平性分配越来越大,必然导致各个国家经济利益的不平等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fm2pj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