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议论文之观点和材料
黄冈中学 梅丽红
一、考试说明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课程标准》《中考说明》都对议论文的阅读提出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同时查看近五年中考议论文所考查的能力统计看来,“能够读懂材料,恰当运用,研究材料和观点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中考的热点,也许这也是学生答题时的难点。
特别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是从“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 这两句中我们明确了《考试说明》中对议论文的基本考查能力。那么无论是“区分”还是“发现”,“观点”与“材料”都是是议论文的核心考查点。“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实际上主要指得是思考观点和材料,判断的也是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二、考试题型
全国题型一:材料的作用
(1)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安徽省)
(2)文中引用名言名句颇多。请自选一例并简析其作用。(3分)(广东省佛山市)
(3)选文的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选文②③段有什么作用?(4分)(贵州省安顺市)
(4)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河南省)
(5)选文1-5段举开锁厂老板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黑龙江省绥化市)
题型二:材料证明观点
(1)14.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请以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分)
(2) 7.下列做法符合本文所讲述的道理的一项是( )(3分)
(3)下面材料,能够证明文中哪一个分论点,简要说明理由。
(4)下面哪则材料能证明第③段观点,为什么?
(5) 从下面四个论据中选择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6)24.下列哪个材料可以用作第④段的理论论据?为什么?(2分)
(7) 36.请为选文第②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分)
(8)21.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敬业”的正面事例,请举出一例,充当本文的事实论据。
近年北京中考题型
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20.文章开头举出薛仁贵与王茂生交往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材料的作用
21.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材料与观点对应
①不计安危 ②不论地位 ③不分彼此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阅读第④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君子之交淡如水。(3分)材料的作用
201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22.请你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2分) 补写材料与观点联系的语句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22.请在第④段画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克雷洛夫的例子与“话还要有情趣”之间的联系。(2分)补写材料与观点联系的语句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18.根据内容,分别将第③④两段的第一句话补充完整。(每句话补写8个字)(4分)
第③段 第④段 [来源:Zxxk.Com]
根据材料补写分论点
总结:考试题型考查“观点与材料”的角度不断变化。
考试内容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补写、续写、仿写。
考点形式的变化:理解——运用,单一——多元,找答案——悟、写答案,考知识——考能力。
我们发现考题的综合性灵活性增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越来越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准确判断,清楚表达的能力。
如何突破观点和材料难点呢?首先咱们从读懂材料入手。
三、读懂材料
(一)自我设问,读懂这个材料。
读懂: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做
(内容) (作用) (形成联系)
(二)、通读材料,明确所写内容,加以准确概括
?1、事实论据存在的形式
(1)事实论据以两种不同的性质存在
?一是现象。(1)从时间上看,存在在一定的历史阶段;(2)从空间上看,流行与较大的社会范围;(3)从行为主体上看,做事人物不确定,往往是一个群体,或者整个社会公众群体;(4)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普遍行为、常态行为(5)从结果上看,没有一个显性的结果,结果常常是较长时间后产生的社会影响。例如:当前,我国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21世纪,我国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