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最优网络布局是指在一个规划期内从一种布局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布局形式,这样才能保证任何时间网络布局最优,而不是简单寻找规划期内各年仓库最优数量、最佳规模和最佳位置。 使用现期条件和未来某年的预期情况来找出仓库的最佳位置。 找出当前最优网络布局,并进行实施。随后,在每一年到来,且该年的数据可得时,找出新的最优布局。 找到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最优布局变化轨迹,精确地反映什么时候需要转换成新布局,应该转换成什么样的布局。仓库静态选址分析中已经讨论过的那些方法也可以用到动态规划中来以找出最优的布局路径。 动态仓库选址 2.4 设施选址评价方法 选址方案评价是指企业通过对与方案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方案是否可行或者选择最佳实施方案(成本因素与非成本因素)。 设施场址选择评价方法: 1、成本因素评价法(盈亏点平衡法、重心法、数值分析法、简易线性规划法等) 2、综合因素评价法 (分级加权评分法、因子分析法) 2.4.1 分级加权评分法 适合于比较非经济性因素 针对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列出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按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规定相应的权重(征询专家意见等方法); 对各因素分级定分,即将每个因素由优到劣分等级,并规定相应分数为4,3,2,1等; 将每个因素各方案的排队等级系数乘以该因素的相应权数,比较总分,分数最高为最佳方案。 此方法的关键是对各因素确定合理的权数和等级,应该征求上级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取平均值。 例2-8 对某一设施的选址有K、L、M、N四种方案,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有位置、面积、运输条件等8项,并设每个因素在方案中的排队等级为A、E、I、O和U五个等级。现设定:A=4分,E=3分,I=2分,O=1分,U=0分。各原始数据及评分结果如表2.6所示,请找出最优方案? 序号 考虑因素 权重数 各方案的等级及分数 K L M N 1 位置 8 A/32 A/32 I/16 I/16 2 面积 6 A/24 A/24 U/0 A/24 3 地形 3 E/9 A/12 I/6 B/9 4 地质条件 10 A/40 E/30 I/20 U/0 5 运输条件 5 E/15 I/10 I/10 A/20 6 原材料供应 2 I/4 E/6 A/8 0/2 7 公用设施条件 7 E/21 E/21 E/21 B/21 8 扩建可能性 9 I/18 A/36 I/18 E/27 合计 163 171 99 119 2.4.2 因次分析法 将成本、非成本因素同时加权、比较 研究并确定哪些因素是必要的,若某一选址无法满足一项必要因素,则将其删除,将不适宜的选址排除在外 将各必要因素分为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成本因素可以用货币来评价,非成本因素是定性的,不能用货币表示。同时要决定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的比重,用以反应二者相对重要性。若同样重要,则比重均为0.5,即x=非成本因素比重值,1-x=成本因素比重值 确定客观量度值。客观量度值OM的大小受选址的各项成本影响 OMi=1/[Ci*∑(1/Ci)],Ci= ∑Cij, ∑OMi=1 2.4.2 因次分析法 确定客观量度值。客观量度值OM的大小受选址的各项成本影响 OMi=1/[Ci*∑(1/Ci)] i项选址方案总成本Ci为各项成本Cij之和,即Ci= ∑Cij。 Cij为i选址方案的第j项成本; Ci为第i选址方案的总成本; OMi为第i选址方案的客观度量值; M为客观因素数目; N为选址方案数目。 若将各选址方案的度量值相加,总和必等于1,即∑OMi=1 确定主观评比值。各主观因素因为没有量化值作为比较,所以用强迫选择法(两两比较,(0,1))作为衡量各选址优劣的比较。 Sik=Wik/∑Wik(i方案k因素,W因素所占比重) 确定主观量度值。主观因素常常不止一个,重要性也不同,所以首先对各主观因素配上一个重要性系数Ik。主观量度值 SMi=∑IkSik 确定位置量度值。位置量度值为选址方案的整体评估值,位置量度值最大者为最佳选择方案 LMi=X*SMi+(1-X)*OMi 例2-9 筹建一农副产品流通加工厂,可供选择的候选厂址有D、E、F三处,因地址不同各厂加工成本亦有区别,各厂址每年费用如表2.7所示。此外,为决定厂址还考虑了一些重要的非成本因素,如当地竞争能力、气候变化和周围环境是否适合农副产品流通加工等。对于竞争能力而言,F地最强,D、E两地相平;就气候来说,D比E好,F地最好;至于环境,E地最优,其次为F地、D地。如果各主观因素的重要性指数a、b、c依次为0.6、0.3和0.1,要求用因次分析法评定最佳厂址在何处。P5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