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参考课件3(共37张)简介.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参考课件3(共37张)简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婚姻风俗的变迁 2、丧葬礼俗的变化 3、其它社会风俗 ①男子留长辫→剪辫易服 ②女子缠足→迫令放足 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④实施公历 ⑤女子不得受教育且局限于家庭→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请跪拜起立之烦。”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②近代:反对婚姻包办,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①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清末传统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婚礼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原因: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受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婚姻制度,革命派提倡婚姻自由;新一代知识分子,尤其是走向社会的女青年敢于身体力行,冲破封建牢笼。 (2)影响:进一步宣传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妇女解放。 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发展,冲击这旧的生活方式。 3.辛亥革命以及中华民国的成立,对社会生活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4.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高的影响。 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因素 政治:政治局势、政府政策、意识形态…… 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商家的运作… 思想观念:自由、平等的观念;审美观念… * * *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衣 二、食 三、住 四、习俗风尚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段穿在身上的历史。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是一个时代的晴雨表。寻觅其中,鸦片战争以来历史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透过不同时期人们的穿衣变化来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 “服饰是时代的外衣。”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衣 1.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近代服饰的变化: 时代缩影:从溥仪生活照看服饰的变迁 问题1:清朝时,中国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什么?西装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衣 1.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近代服饰的变化: (1)代表性服饰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中山装的由来:辛亥革命革命后,革命党人穿什么服装式样成为一个大问题,孙中山就此广泛征求意见与展开讨论。争论中有的主张仍穿长袍马褂,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因为,革命既已成功,在服饰上如仍沿袭清政府统治时期流行的瓜皮帽、长袍马褂是不合时代潮流的。孙中山认为长袍马褂既不方便生活,又因剪裁费料而很不经济,也不赞成穿这种服装。于是留洋的革命党人中有人提出干脆穿西服,孙中山听后哈哈大笑说:“这么一来,那就无异是抵制国货了!” 最后,孙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礼服在所必更,常赐听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装式样。于是,孙中山决心自己设制服装。他经过缜密思考,精心设计,并征求意见,终于创制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简便服装。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你知道中山装里隐含有哪些信息么?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衣 1.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近代服饰的变化: (1)代表性服饰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 清朝旗袍 民国旗袍 宽松肥大到称身适体、短袍窄袖 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 ——观棋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