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届“国际冻土工程会议”一号通知
主题:Challenge and Adaption of Permafrost Engineering in Changing Climate
2014年8月22~24日 | 中国 ? 哈尔滨
( 会议网站: )
一、会议背景
“国际冻土工程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是冻土研究领域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于1993年在俄罗斯赤塔举办第一届会议,随后分别在中国哈尔滨(1996)、俄罗斯赤塔(1998年)、中国兰州(2000年)、俄罗斯雅库茨克(2002)、中国兰州(2004)、俄罗斯赤塔(2007)、中国西安(2009)、俄罗斯米尔内(2011)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至第九届会议。历届会议得到广大学者的积极参与响应,对深化中、俄及其他国家在冻土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交流合作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探究寒区冻土与气候、环境、工程、生态的相互作用,继续深化中俄及其他国家在冰冻圈、冻土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交流合作,第10届“国际冻土工程会议”将于2014年8月22—24日在中国哈尔滨召开,会议主题为“Challenge and Adaption of Permafrost Engineering in Changing Climate”。
二、主办/承办/协办
主 办:
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国际冻土协会冻土工程工作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麦尔尼科夫冻土研究所、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承 办: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协 办: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内蒙古筑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九O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三、会议时间和地点
重要日期:
摘要提交:2013年12月31日 会议日期:2014年8月22~24日
投稿截止:2014年3月30日 会后考察:2014年8月24日—
会议地点:中国 哈尔滨
四、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 席:
马 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Rudolf V. Zhang(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麦尔尼科夫冻土研究所 研究员)
付宏刚(黑龙江大学 副校长/教授)
朱卫中(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院长/教高)
委 员: (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
D.M. Shesternev (Laboratory of Permafrost Engineering, Head)
G.P. Kuzmin (Principal Research Scientist)
I.E. Guryanov (Leading Research Scientist)
M.N. Zhelezniak (Melnikov Permafrost Institute, Director)
Olga Alekseeva(Melnikov Permafrost Institute SB RAS, Academic Secretary)
R.V. Zhang (Principal Research Scientist)
V.V. Shepelev (Vice Director for Science)
陈建兵(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工)
杜绍敏(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教授)
房建宏(青海省公路设计院 高工)
郭宏新(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高工)
金会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李国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李志军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凌贤长(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刘建坤(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倪万魁(长安大学 教授)
牛富俊(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齐吉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曲祥民(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教高)
史长莹(黑龙江大学寒区水工及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教授)
孙斌祥(绍兴文理学院 教授)
汪恩良(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高工)
汪双杰(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高)
王 清(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教授)
王贵荣(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副主任)
王吉良(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教高)
王兴隆(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教高)
吴 敏(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