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工原料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化工原料及其初步加工 2.1 化学矿物 1.磷矿 分布:我国磷矿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地区,磷矿储量居世界第四位,但品味较低。 应用:是生产磷肥、磷酸、单质磷、磷化物和磷酸盐的原料。85%以上用于生产磷肥。 酸法磷肥:利用硫酸、硝酸、磷酸或混酸分解磷矿粉。 热法磷肥:添加某些助剂在高温下分解磷矿石,经过进一步处理制成可被农作物吸收的磷酸盐。 2.硫铁矿 普通硫铁矿、浮选尾砂、含煤硫铁矿 主要集中在广东、内蒙、安徽、四川等地。 主要用于生产硫酸。 3.硼矿 用于生产硼酸、硼砂、单质硼、硼酸盐 我国硼资源居世界第四位,但品位较低。 除青海、西藏等地的盐卤型和盐湖固体型硼矿外,多数埋藏于地下。主要集中于辽、吉、湘、皖、苏等地区。 2.2 天然气 1 有关性质 主要气田产区为陕甘宁盆地、新疆地区、四川东部地区及南海地区等。 主要成分: 甲烷 分类:干气(甲烷含量〉90%) 湿气:还含有15%-20%的C2-C4的烷烃 及少量轻汽油。 2 加工利用 (1)制合成氨的原料气 (2)制合成甲醇的合成气 (3)制羰基合成的合成气 2.3 石油 大量集中在中东地区(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伊朗、阿联酋等),美国、前苏联、英国、墨西哥、中国也盛产石油。 石油化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 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及氮肥工业等的产品中大约有90%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 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 石油制取 三苯——苯、甲苯、二甲苯 石油、天然气和煤制取 1. 石油的组成 由分子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其中化合物的沸点从常温到500℃以上 石油中的化合物分为 烃类 非烃类 胶质和沥青 烃类化合物 非烃化合物 胶质和沥青质 2. 油品的概念 根据沸程的不同,将石油分类 将异辛烷规定为100,正庚烷为0,两者以不同比例混合,制成标准汽油。将待测汽油与标准汽油相比较,若两者在标准汽油机中炕爆性能相同,则待测汽油的辛烷值就是同测标准汽油中异辛烷的百分含量。 90#、93#、95#、97#、 (70#) 馏程闪点:评定柴油蒸发性能的指标,主要是50%和90%的馏出温度 凝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试样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冷滤点:通过过滤器的流量每分钟不足20mL时的最高温度 2.3.1 原油常减压蒸馏 1.原油的性质与组成 是一种有有气味的粘稠状液体。其色泽是黄到黑褐色。 主要由碳、氢两元素组成的各种烃类,并含有少量含氮、含硫和含氧化合物。 2. 原油的预处理 开采出的原油一般为油包水型乳化液。 原油在蒸馏前,要经脱盐、脱水处理。 要求:含盐量:〈 3mg/L 含水量: 〈 0.2% 方法:电脱盐脱水法,即加破乳剂和高压联合作用的脱盐方法。 二级电脱盐工艺流程 3 原油的常减压蒸馏 (1)馏分油 汽油:95-1000C 煤油:145-1500C 轻柴油:267-2700C 重柴油:330-3350C 重油:345-3500C (2) 常减压工艺流程 工艺说明: A.拔顶气:乙烷:2%-4%;丙烷:30%;丁烷:50%;其余为C5及C5以上组分 B.轻汽油(石脑油) C.减压蒸馏的目的:为了避免在高温下重组分的分解。 汽油的质量指标:馏分组分、辛烷值、和安定性。 馏分组分:与蒸馏塔的操作有关。 安定性:指生成胶质的难易性,胶质越多,安定性越差。 辛烷值:汽油在内燃机中燃烧时抗爆震性能的量化。将异辛烷的辛烷值规定为100,正庚烷的辛烷值规定为0, 二者以不同比例混合制成标准燃料油。 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1)添加四醋酸铅;(2)用催化裂化、催化重整方法得到芳烃、环烷烃或异构烷烃。(3)添加高辛烷值组分如甲基叔丁基醚、异构化油等。 2.3.2 原油的二次加工 轻质油:重质油:润滑油产率=20:6:1 二次加工:就是对重质馏分油和渣油再进行结构上的破坏加工使之生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气体等轻质油品的过程。 二次加工方法主要有: 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催化重整等。 1 热裂化 在加热和加压下进行,把碳原子数多的烃类裂化为碳原子数少的烃类。 目前此工艺已被催化裂化替代。 2 催化裂化 目的:增加汽油的辛烷值,增加汽油的产量。 原料:重质油料 催化剂:无定型硅酸铝,Y型分子筛,ZSM-5型分子筛。 工艺流程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