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无答案).docVIP

湖北省长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阳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 (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ě ) 碧透(bì) 峥嵘(róng )看守(kàn) B.颓圮(pǐ ) 篱墙(lí )结实(jié)彳亍(chì) C.拜谒(yè) 忤视(wǔ) 厚遗(wèi) 瞋目(chēn) D.创伤(chuāng) 切菜(qiè) 飨用(xiǎng) 目眦(z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叱骂?? 玉玦?? 荆棘?? 笙箫?? B.青荇 湿漉?? 瓦菲?? 花辨 C.榆荫?? 荡漾?? 寂廖?? 浮藻?? D.艳影?? 凄宛?? 呕歌?? 羯石 3.下列句子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味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测 D.品位 贯注 揣摩 4.下列各句全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秦伯说,与郑人盟 良乃入,具告沛公 失其所与,不知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唉!竖子不足为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 B、 C、 D、 5、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假如没有。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没:没收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悬赏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置:准备 大行不顾细谨 行:作为 6、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A、 B、 C、 D、 7、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②⑥\⑤ B、\③⑥\④⑤ C、\②③⑥\⑤ D、\②⑥\③④ 二、阅读《金黄的稻束》,完成8、9题。(6分)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了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深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8.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了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深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深思的“稻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樵子者,貌髯而伟 伟:身材魁梧 B人或讶问之 讶:惊讶,奇怪 C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 赡:赡养 D迂道疾行,至河干 干:岸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 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 B一日,值髯于途 询知义由于髯 C若素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