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盘县柏果镇新田煤矿
掘进作业规程
编号:8
掘进工作面名称:1510回风上山巷
编 制 人:
施工单位:新田煤矿
编制日期:2013年8月31日
矿部会审签字
总工程师:
矿 长: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技 术 副总:
编 制 人:
总工意见:
公 司 审 批 意 见
名 称: 1510回风上山巷
时 间:
地 点:
参加审批人员签字:
会审意见:
第一章 工程慨况
第一节 慨 况
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1510回风上山巷的掘进作业规程。
掘进用途
1510回风联络巷用于回风。、
巷道设计长度、坡度及服务年限
本段巷道设计总长度为113米。开口位置见图,开口方位角按247°、以+25°坡度掘进37m后;按方位角297°、坡度0°掘进93m后后贯通回风斜井。
本掘进工作面自2013年9月份开工,预计2013年11月份竣工。
五、1510回风联络巷相距20m贯通回风斜井另报贯通措施。
第二节 编写依据
安全专篇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按安全专篇设计说明的名称为《1510回风上山巷设计图》,批准时间为2013年9月1日。
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地质说明书名称为《1510回风上山巷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3年9月1日。
第三节 地质构造
1510回风上山巷位于1520水平,本工作面从开口位置见1510回风上山巷平面图,距地表垂深:37米。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简单。在掘进过程中,打前探钻,探明前方水源及地质构造。
1.褶皱
矿区位于盘关向斜北西翼北端、属盘关向斜大田坝井田。矿区地层总体为一单斜构造产出。地层走向为50一70、倾向140-160、倾角17-34°、一般25°。出露地层至西向东依次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
2.断层
矿区内没有明显的断层出露,矿区西部出露一条近南北向的F24。正断层,断层倾向90°左右,倾角70°左右,断距50-100m。但F24距离矿区较远,对本矿区煤矿开采影响不大,但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于1980年12月提交《贵州省盘县特区盘西矿区大田坝井田精查补充勘探报告》资料,隐伏小断层、小裂隙肯定是存在的,矿井地质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预测处理。
3.节理裂隙
本区节理裂隙发育,特别是煤系地层中节理较发育,节理裂隙的切割,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岩体质量下降。加上地形坡度较大,容易形成垮塌区,应引起注意。矿区内未发现陷落柱、剥蚀带、火成岩侵入等构造形态。
综上所述,本区地质构造中等复杂,复杂程度为II类。
第四节 水文地质
本区域水文地质简单,主要充水来源于大气降水顺裂隙侵入,对工作面影响较小。
第二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1510回风上山巷采用采用树锚+喷浆进行支护,顶板破碎地段采用架U型棚支护,巷道毛中高为3000mm,毛下宽为3500mm,S=8.2,净中高为2800mm、净下宽为3200mm,S=7.4。
附图2:支护断面图。
支护方式
1、巷道采用树锚+喷浆进行支护,间排距800mm,铺设钢筋网规格3000x1000mm,搭接长度100mm。
2、临时支护:采用锚杆垫板位置配大链吊挂长钢梁作临时支护,长钢梁上面铺设大板。
附图:临时支护图。
三、支护设计
(一)设计方法
根据目前情况,结合已施工的锚杆网巷道的经验数据,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该工作面锚杆支护设计。
(二)类比工程的选择与比较
1510回风联络巷采用树锚喷支护,1510轨道石门联络巷与1510回风上山巷顶底板岩性比较接近,都属于开拓巷道,此地段岩性层相对破坏较小。所以选择1510回风联络巷的支护作为1510回风上山巷支护设计的类比对象是合适的。
(三)支护参数的设计
1、锚杆支护
1)顶板的正中打设一棵锚杆后,两边按800mm的间距布置锚杆,锚杆长度2.0米,直径ф20mm,间排距800mm;每根锚杆采用1节(MSK2360.L=600mm)锚固剂进行锚固,顶部锚杆的扭矩不得小于120KN,钢筋网规格为1000×3000mm,采用6#钢筋焊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