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docVIP

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锁定接骨板与解剖接骨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35例,解剖接骨板治疗30例,随访观察并比较二组疗效。结果锁定接骨板治疗35例中,优14例,良13例,中6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7.1%;解剖接骨板治疗30例中,优11例,良9例,中6例,差4例,总优良率为66.7%。两种方法的二部分骨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四部分骨折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接骨板;解剖接骨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humeralfracture)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5%左右。在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中,其发生率紧随髋关节及桡骨远端骨折排在第三位。且低能量创伤、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骨折在近几十年的发生率在逐渐增加。根据Neer分型,骨折块移位1cm或成角45°定义为移位骨折,移位、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和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65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组标准:①采用锁定钢板或解剖接骨板治疗急性外伤性肱骨近端骨折。②随访时间≥6个月,完成功能评价,且具有满意的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③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②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③受伤前患肢有手术史、慢性关节炎等疾病史。本组患者共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18~88岁,平均54.6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7例;三部分骨折32例;四部分骨折6例。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锁定接骨板组(35例)和解剖接骨板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骨折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锁定接骨板组: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治疗。手术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患者沙滩椅体位。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骨折复位后,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近端至少4枚锁定螺钉固定,远端至少3枚螺钉固定。术中采用不可吸收线修补合并损伤的肩袖。对于合并大、小结节的骨折,采用不可吸收线或3.5mm空心钉固定。   解剖接骨板组:采用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沙滩椅位。入路、复位方式与锁定接骨板组操作相同。但本组骨折复位需达到解剖复位,解剖接骨板放置于大结节下方骨面,螺钉固定。   1.3术后处理术后患肢颈腕带悬吊2周,术后1d开始做肩部钟摆运动、腕和肘的主动活动;术后1周开始被动活动及主动辅助活动;术后6周开始主动活动;术后12周患肢开始负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AS11.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两组之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两种接骨板的特点移位、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常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相比传统钢板,锁定钢板具有稳定的角稳定性和更强的抗扭稳定性,其多向锁定设计易于避免螺钉退出及松动、及内固定失败。解剖型钢板也是针对肱骨近端的解剖结构设计而成,钢板较薄,与肱骨近段骨质贴合良好,也无需预弯,钢板近端体积较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大,可多枚螺钉不同角度固定,达到稳定的成角固定[2]。   3.2锁定接骨板的优势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其解剖关系和生物力学关系,稳定内固定,避免畸形愈合,并能早期功能锻炼。对于能耐受手术,移位不稳定骨折(移位1cm,成角45°)的二部分骨折,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以及闭合复位失败的肱骨近端骨折,建议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就手术而言,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不强求骨折必须解剖复位,可通过钢板整复移位的骨折,因此可经常规三角肌肌腱隙入路治疗,还可经小切口微创手术置入,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体积小,厚度仅2.0mm,钢板远端设计为楔形,可经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在肌层下将钢板插入远端,减少对骨折血运的破坏,支持小切口微创接骨板固定(MIPPO)技术。但解剖接骨板置入前骨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只有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手术入路充分显露骨折部位来解剖复位,因此骨膜及软组织剥离较多,对骨折影响较大。因此,综合本文统计比较结果及国内国外一些文献统计结果,肱骨近端锁定接骨较解剖接骨板更适合老年人,移位较大的,骨质质量较差的三,四部分骨折[5-7],其治疗愈合效果好。   3.3术后功能锻炼及功能恢复肩关节软组织丰富,骨折和手术创伤均可使软组织出现粘连,可致关节囊和肌肉粘连纤维化,且骨折术后关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