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21课《论语六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学习的名言、格言或谚语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荒于嬉 ——(唐)韩愈 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朱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宋)刘彝 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陈景润 读书百遍义自见 ——(南朝)裴松之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对联集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他被称为“孔圣人”、“至圣”,与“亚圣”孟子合称 孔孟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的故事(1)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人死了以后怎样,孔子说:“活着的问题还没解决,管死了以后做什么?”子路又问:“该怎样对待鬼神?”孔子说:“对待人还没对待好呢,谈什么对待鬼神!”孔子就是这样看重实际问题,而不喜欢空论的。孔子也很少谈怪异、武力、变乱、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实,孔子也是不许可的。 孔子的故事(2)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问孔子,有关他的一些同学们的修养情况。 他问道:“老师,颜回同学为人怎么样?” 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颜回的仁爱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贡呢?”子夏接着问。 “他呀!他的辩才比我好。”孔子笑着说。 “那子路,子路同学呢?”子夏又接着问。 孔子开心地笑着说:“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 “那子张呢?子张难道也有过老师之处?”子夏满脸狐疑。 孔子顿了顿,说:“子张同学,为人处世,庄重严谨的作风,比我这个做老师的要强。” 子夏听到这里,禁不住站了起来。他曲躬作揖地问道:“老师,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学,都有超过老师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师从老师您,学习呢?”    孔子见子夏这样,忙举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蔼地对子夏说:“子夏!你别着急,先坐下,听我慢慢说。颜回同学虽然他很仁慈,但有时他过分的仁慈,导致的不忍之心,使他变得一味地迁就他人,影响了自己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决断,从而反而害了别人。所以说,他虽能仁,却不能忍。(注:佛家有时说慈悲生祸害,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接着对子夏说:“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关于子路,”孔子继续说:“他英勇过人,敢作敢为,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持弱守雌,蓄势而动。这样难免会意气误事。所以说,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张呢,”孔子说到这里沉了沉,然后说:“他过于庄重严谨,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众 ,不能容纳有污行的人,让人见之生畏,敬而远之。所以,他能庄,不能谐。”  “因此,”孔子最后总结道:“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来对换我的修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一心跟从我,学习的原因。” 四书五经: 《论语》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南宋时,朱熹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后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官定必读书。《论语》有不少总结社会生活经验的言论,后来成为成语,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学习古文的方法 1、熟读课文:(1)读准字音。(2)注意句读。 2、理解文意 译文方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8)直译(直接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运用补、换、调等方法来意译) 3、提出疑问。4、背诵课文。 字音: 亦(yì) 说(yuè ) 乐(lè) 愠(yùn) 罔(wǎng) 殆dài) 好(?ào) 择(zé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