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节 癫病 癫病多与情志刺激、思虑太过、所愿不遂等因素有关,或有家族史。本病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脾、胆。基本病机是气郁痰结,阴阳失调。 西医学中,癫病多与忧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有关。 【辨证要点】 主症 精神抑郁,多疑多虑,焦急胆怯,自语少动,悲郁善哭,呆痴叹息。 肝郁气滞 兼见胸胁胀满,食少纳呆,善太息,舌淡苔薄白,脉弦。 痰气郁结 兼见表情淡漠,神志呆钝,语无伦次,或喃喃独语,不思饮食,舌苔腻,脉弦滑。 心脾两虚 兼见心悸易惊,善悲欲哭,食少倦怠,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则 理气化痰、调神开窍。取督脉、手足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印堂 内关 神门 太冲 丰隆 配穴 肝郁气滞配膻中、期门;痰气郁结配中脘、膻中;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 操作 毫针常规刺。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故百会配印堂可调神开窍;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可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神门为心之原穴,可调养心神,醒神开窍;肝之原穴太冲,可疏肝理气;胃经之络穴丰隆健脾化痰。以上穴位可共奏理气化痰、调神开窍之功。 第七节 狂病 狂病多因情志刺激、思虑太过、所愿不遂或脑外伤等诱发因素,或有家族史。本病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脾、胆。基本病机是痰火上扰,阴阳失调,神明失主。 西医学中,狂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疾病中。 【辨证要点】 主症 精神错乱,哭笑失常,妄语高歌,狂躁不安,不避亲疏,打人毁物。 痰火扰神 病起急骤,先有性情急躁,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突然出现狂乱莫制,打人毁物,逾垣上屋,高歌狂呼,不避亲疏,不食不眠,舌质红绛,苔多黄腻,脉弦大滑数。 痰热瘀结 狂躁日久不愈,面色晦滞,躁扰不安,胸胁满闷,头痛心悸,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数或细涩。 火盛伤阴 狂躁日久,病势较缓,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多言善惊,恐惧不安,形瘦面红,心烦不寐,舌质红,脉细数。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则 涤痰泻火、清心开窍。取督脉、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神门 劳宫 内关 丰隆 配穴 痰火扰神配中脘;痰热瘀结配中脘、膈俞;火盛伤阴配行间、太溪。 操作 毫针常规刺。急性发作期每次留针30分钟~2小时,以症状消失或减缓为度,并可配合刺血治疗。 方义 水沟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又与脑相通,可醒神开窍、安神定志;神门为心之原穴,能清心宁神;劳宫清心包而泻心火,安神定志;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醒神开窍、宁心定志;丰隆化痰通络、醒脑开窍。 第八节 痫病 痫病常与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脾、肾。基本病机是痰、火、血瘀以及先天因素等使气血逆乱、蒙蔽清窍而致神机受累,元神失控。 西医学中,痫病主要指癫痫,包括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 【辩证要点】 1.发作期 多见于痫证初期,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或有吼叫声。发作后肢体酸痛疲乏,略加休息即可恢复正常。 痰火扰神 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强痉拘挛,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辘辘,口臭便干,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风痰闭阻 卒然昏仆,目睛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抽搐,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 瘀阻脑络 既往有脑外伤(或产伤)史,发作时卒然昏仆,抽搐,或仅见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2.间歇期 多见于痫证后期,发作次数频繁,抽搐强度减弱,苏醒后精神萎靡,表情痴呆,智力减退。 心脾两虚 久发不愈,卒然昏仆,或仅见头部低垂,四肢无力。伴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力、口噤目闭、二便自遗。舌淡、苔白,脉弱。 心肾亏虚 痫病频发,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晦暗,失眠,腰膝酸软,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 【治疗】 1.基本治疗 (1)发作期 治则 豁痰熄风、醒神开窍。取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百会 内关 后溪 涌泉 配穴 痰火扰神配行间、神门;风痰闭阻配风池、丰隆;瘀阻脑络配百会、膈俞。 操作 水沟向鼻中隔深刺、强刺激,其他腧穴常规针刺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故取督脉之水沟、百会以醒脑开窍、宁神定志;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可调畅气机,宁心安神;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为治疗癫痫的要穴;涌泉为肾经井穴,可开窍醒神。 (2)间歇期 治则 化痰熄风、固本扶正。取督脉、任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印堂 鸠尾 间使 太冲 丰隆 配穴 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心肾亏虚配心俞、肾俞。 操作 针刺鸠尾应掌握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以防伤及肝等腹腔脏器,其他腧穴常规针刺。 方义 印堂可醒脑宁神;鸠尾属任脉之络穴,是治疗痫病的要穴;间使是治疗痫病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