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出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知识框架图.doc

绘制出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知识框架图.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绘制出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知识框架图 篇一: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部分教材分析及教学略谈 专题讲座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部分教材分析及教学略谈(1) 一、教材分析 首先,来看看课程标准中与“地球与宇宙”部分内容相关的资料。小学3—6年级科学的内容共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课标中对地球与宇宙部分的教学目标要求是(2):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我们再来看看“地球与宇宙”内容标准框图(3): 其中:椭园形标识表示的是领域(地球与宇宙),三个并列的一级主题:静态的有关地球概貌与组成地球的物质;动态的由于地球运动所引起的各种可见变化;第三个板块是天空中星体的认识。再接下来是二级主题,教材当中的具体内容按二级主题展开。 现有教材中的各单元内容,我们均可以跟课标中的这一内容标准图找到对应,从而明确相应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简单地罗列一下, 因此,我们还可以用下面的一些概念图来进一步细化“地球与宇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的结构以及所涉及到的一些核心的概念。(5-10) 总的来说,“地球与宇宙”部分内容在整个小学科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加强这些内容的学习很有必要。(11)一是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有关地球和宇宙的真面目。从各种媒体以及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早已熟悉地球、宇宙飞船、星球等词汇;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和弯弯的月亮是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它引发了儿童强烈的好奇与无限的遐想。但这种了解还是很肤浅的,有些概念也是完全错误的,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二是地球与宇宙的知识同生命世界、物质世界的知识相比较在教学上相对显得薄弱。过去有理论认为儿童无法理解描述地球、宇宙之大的数据的确切含义。例如,很少有孩子真能知道100亿恒星到底是多少;宏观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使得儿童理解星球空间位置关系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大尺度的、特别宏观的、远距离的东西,没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之前,要完成这些任务显得非常困难。近年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生动的图片、影像使这部分的教学变得容易了。许多国家都加重了小学科学课程中地球和宇宙部分的份量。三是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起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有关“地球和宇宙”的知识,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还可以使儿童了解人类为科学地了解宇宙所做的努力,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的意义,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物质的破坏,从而产生对地球物质怀抱感激之情,树立保护人类唯一家园的意识,根据经验和理论,这种教育抓得越早越有成效。 由此,我们可以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大致做以下定位( 12):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该部分内容还包括天空中的星体,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学习方式——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质的性质和天空中星体的运动变化,获得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同时使他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和保护它们的重要性及探究星空神秘面纱的兴趣。 二、教学略谈 (一)教学建议 1、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 地球的概貌(13) 让学生观看从月球上拍摄的地球照片,以这种最先进的方法了解地球的形状。 (14)让学生观看地形地球仪或两半球地形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说出地球上水陆分布特点:水陆分布不均,大洲和大洋大小不等,大陆多呈三角形,隔海相望的两岸轮廓多呈凹凸对应之势(特别是大西洋两岸最为典型)。学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很好地认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三次飞跃,以形成科学不断发展的观点。(15) 第一次飞跃:许多事实都说明大地不是平的,而是球形的。 第二次飞跃: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赤道隆起、两极扁平的椭球体。 第三次飞跃:通过人造卫星对地球更精确的测定,发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16)用经纬网地球仪和立体剖面地球仪,说明地球坐标和地球内部构造,以建立经纬网概念。 地球的物质 教学“组成地球的各种基本物质”方面的内容可以按以下基本程序来(17): 教学内容为“形态、构造、性质、变化”的教学(比如“土壤”的观察),首先指导学生把认识对象(土壤的形态、构造、性质、变化过程)分解为若干部分,(用肉眼及放大镜观察土壤、给土壤加热、土壤沉积等实验)分别进行观察、比较;

文档评论(0)

raojun0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