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观察(1):汉语中的“虎”
汉语中的“虎”
虎年来了,自然想到虎。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虎是凶猛无比的野兽。“谈虎色变”这个成语就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惧怕虎的心理。对虎的恐惧到了极点,就转化为崇拜。于是,虎成了唯一可以和神话中的臆想物“龙”相提并论的动物。如成语中“龙腾虎跃”、“龙潭虎穴”、“降龙伏虎”、“龙争虎斗”和“龙吟虎啸”便是佐证。因此,中国人对于虎就同时有“畏”和“敬”的两面。这种对虎的认识和评价自然会反映到汉语中来。“虎”这个意象成为汉语言表达中常用的喻体,有时用于贬义,象征凶险残暴;有时用于褒义,比喻勇猛威武。如“虎口”和“虎穴”比喻“危险的境地”;“虎劲”和“虎势”则分别用来比喻勇猛的性格和健壮的体格。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不难发现,汉语言表达中,还有不少地方可借助于虎的比喻。形容人的外貌的有“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敦敦”等;形容人的行为的习语有“狼吞虎咽”、“虎视眈眈”、“猛虎下山”等;比喻某种险境的有“虎口余生”、“虎口脱险”、“骑虎难下”、“饿虎之蹊”、“羊入虎口”、“虎尾春冰”这样一些与虎有关的习语;“虎口拔牙”和“与虎谋皮”则用来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形容某种局面或局势可以说“藏龙卧虎”、“生龙活虎”;“虎踞龙盘”则用来形容地形、地势的险要。人们对事物的指称也少不了借助于这位“畏友”。如,一种会在墙上攀援的植物被命名为“爬山虎”或“爬墙虎”;一种栖息于墙壁,以捕食蚊虫为生的爬行类小动物被称之为“壁虎”;有一种常用工具称之为“老虎钳”;一种严酷的刑具取名为“老虎凳”;动植物中有“虎皮鹦鹉”、“虎耳草”等;菜肴中有“虎皮豆腐”、“虎皮辣椒”等菜名。最有趣的是,国人把自己身体上“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形象地称之为“虎口”,把长得突出的牙齿称之为“虎牙”(亦称“犬牙”)。农历“立秋”之际,暑热垂死挣扎,变本加厉地还要折腾十来天。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之为“秋老虎”,极言酷热给人造成的威胁。总之,老虎和汉语表达结下了不解之缘。
语言观察(2):语词表义中的度量和参照 [图]
语词表义中的度量和参照
《三国演义》第五回中有一段经典情节:面对华雄的嚣张气焰,关羽主动请缨,称“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人推测马弓手身份的关羽只是夸夸海口而已,唯曹操认为关云长“既出大言,必有勇略”,并斟热酒给他壮胆。关羽说酒待会儿喝,随即“出帐提刀,飞身上马”,经过一番搏杀,关羽提着华雄的首级来见曹操。书中用“其酒尚温”四个字衬托出完成“非常任务”的时间之短、速度之快。此种表达的巧妙之处在于,借助温度和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温度来度量时间,从而生动地描述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汉语语词系统中也不乏按这种思路的造词,如成语“席不暇暖”用于形容“忙于事务,四处奔走,无暇休息”,用“连席子都没有时间坐暖”说明逗留的时间之短。“尸骨未寒”、“墨迹未干”分别用来指某人去世不久和某项协议签署不久。按照旧俗,父母或丈夫去世后百日之内为不宜出访的“热孝”时期。为了便于随时联系而专设的通讯线路称之为“热线”。“胡子工程”喻指迟迟不能完成的工程,其造词思路在于:“旷日持久犹如时间长久了人长了大胡子一样”(沈孟璎《新词?新语?新义》,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露水是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的水珠,遇热即散发,据此特征产生引申义:“短暂的”。故,“露水鸳鸯”、“露水夫妻”用于指非法的两性关系。“泡”的词义是“长时间地放在液体中”。故,“泡病号”指称病长时间不上班,“小病大养”。“煲”的词义是“用小火慢慢熬”。故,新造词语“煲电话粥”指“在电话里长时间地闲聊”。
说明时间短暂可用日常生活中的抽烟、点香所需要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度量,因此,汉语社会就有了“一袋烟功夫”、“一柱香功夫”、“半柱香功夫”的说法。形容极短的时间也可以将人的生理现象或动作来度量,如“转眼之间”、“眨眼功夫”或“瞬间”(瞬:眨眼)、“转脸之间”、“转身之间”、“弹指之间”(弹指:捻弹手指发声的动作)。另一方面,借助视野所及来度量,指称“说话的时候”这么一个很小的时段,汉语社会造出了“目前、目下、眼前、眼下”等使用频率很高的语词。这种类型的成语或短语还可举出不少,如“一箭之遥”、“一步之遥”、“一臂之遥”、“眼皮底下”、“鼻子底下”(均指很近的地方)、“齐腰深”、“举手之劳”、“手无缚鸡之力”、“伸手不见五指”、“鼎力相助”、“不费吹灰之力”、“著作等身”、“一马平川”(《新华成语词典》:“可以策马飞奔的平地”)等。
事物命名也可以借助这种思路。如“五步蛇”(也叫“五步倒”)用五步的长度表明被这种毒蛇咬伤后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致命,可见其毒性;“一步裙”得名于该款式裙装的开幅仅够迈开步子;“十二指肠”指小肠的第一段,得名于这一段肠子的长度相当于十二个横排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