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然后口头禅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然后口头禅调查 篇一:大学生口头禅使用情况调查 大学生口头禅使用情况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口头禅使用情况以及其社会语言学性质,我们精心设计出这份问卷,问卷调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之后的分析研究,希望您能够认真配合我们填写这份问卷,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此问卷约莫不超过3分钟) (本调查结果将用于大学生社会语言学研究,不会透露您的个人信息,请您放心填写!) 1. 您的性别: □ 男 □女 2. 您的年龄: □ 18~20 □20~22 □22~24 □24 以上 3. 您来自于中国哪块区域: □华中 □华北 □华东 □华南 □华西 4.您的职业: □学生 □教师 □家长 □其他 5. 您认为您处于什么阶层: □高收入,上流,官僚阶层 □富裕的中产阶级 □普通的小资阶层 □勉强的工薪阶层 6. 您常说的口头禅包括哪些?(多选) □抱怨类——哎、怎么这样、真倒霉、郁闷死了等 □敷衍类——随便啦、你说了算、看 着办吧、随意等 □撒娇类——讨厌啦、你真坏、不要啦、去死吧等 □感叹类——靠、尼玛、草泥马、OMG、神呐、啊等 □疑问类——真的假的? 是嘛? 哦? 你确定么?等 □肯定类——不错哟、可以的、挺好的、太棒了、你可以的等 □承诺类——看我的、没问题、好的、懂的、了解等 □厌烦类——歇菜吧、省省吧、够了吧、烦死了等 □骂人类——神经病、变态、脑子进水啦、你吃屎去吧等 □妥协类——好吧、也行、也好、那就这样吧等 7. 还有其他没有涉及到的您常说的口头禅: 篇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口头禅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口头禅 据有关权威媒体联合统计调查显示,66.3%的中国人说话有带口头禅的习惯,口头禅在当今社会普遍流行,其中青年群体构成了口头禅使用的中间力量。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说10句话,期间用了8个“然后啊”;有些人好像从来都没顺心如意的时候,总是把郁闷挂在嘴头;美国总统奥巴马无论说什么,都要先说个“恕我直言”;肯尼迪的女儿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曾一连说了142个“你知道”。不论贫富贵贱,文化素养高低,口头禅就像黏在人嘴边的膏药,甩也甩不掉。这一语言现象,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当代社会的多样性让他们的生活与思考都处于一种松散,稚嫩的状态,但不得不面对骤然增加的社会压力,于是口头禅成为了他们宣泄与释放的方式。走进他们,你会很容易听到像“随便”,“神经病”或者“有病”,“不知道”,“郁闷”,“哦靠”,“你确定”等类似的口头禅。人们对一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口头禅爱不释手,这些口头禅背后反映了一些普遍又特殊的心理状态,对我们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影响。 “口头禅”最初是佛教禅宗用语,本指未经心灵顿悟饿常挂在嘴边作为说话点缀的语言和公案。口头禅演变至今,已成为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多指说话时常挂在嘴上,单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意义的语句。现代人无时无刻 不在使用口头禅,口头禅那么多,而且每一句口头禅的意思及想要表达的心理状态都不一样,究竟在什么样的心理及情绪状态下会使用什么样的口头禅?其实口头禅作为一个下意识的表现,它可以帮助人去认识一个人。因为口头禅反映了人的一种情绪,人当时的一种心态,也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 现代人无时无刻 不在使用口头禅,口头禅那么多,而且每一句口头禅的意思及想要表达的心理状态都不一样,究竟在什么样的心理及情绪状态下会使用什么样的口头禅?其实口头禅作为一个下意识的表现,它可以帮助人去认识一个人。因为口头禅反映了人的一种情绪,人当时的一种心态,也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依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喜欢说“无所谓”,“差不多”,“随便”的人比较安于现状,缺乏主见和目标;喜欢说“据说”或者“或者”,“还是算了”的人,反映自信心不足;常说“好烦”,“好无聊”,“好讨厌”的人,往往缺乏激情和真诚;喜 欢说“没问题”,“让我来”的人,通常充满自信,乐于承担责任等等。除此之外,口头禅亦有着心理暗示的作用,自信不足的人常会说“我不行”,愤世嫉俗的人会常说“世上没有一个好人”,这些源于他们内心想法的话,成为习惯后,也会反过来成为负面心理暗示,强化这种消极想法。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刘兴华曾说:“你可以尝试换一种积极的口头禅,其实就是换了一张心态。” 中国人在讲话时习惯说“我不行”,“我还是算了”等话语来自贬以示谦和,这类口头禅相当普遍。但是这样自贬的口头禅,就相当于一条能给所有信息“挑刺”的加工渠道,让人时刻注意到自己的弱点,结果连优点也给打了折。在开始前就对自己否定了,那么在做事时就会因为不自信二失败。长此以往,形成自我挫败的恶性循环。况且这类口头禅一单发挥过其左右,如切实地起到推脱等功能后,将成为一种定式的说话方式,甚至在主体不

文档评论(0)

raojun0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