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命的海南发展银行
赵建明
一、开发海南岛,造就海南泡沫
海南,位于我国的最南端,以其旖旎秀丽的热带风光和淳朴独特的风土人情闻名于世,是“向世界出口阳光、空气和沙滩的地方”。而在改革开放初期,海南则是贫穷落后的代表,属于“老少边穷”地区。1950年4月30日解放,设立海南行政公署,隶属广东省。
1983年初,“中央11号文件”《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形成,它向外界传递出这样的信号:中国将开放海南岛。198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海南建省筹备组,筹备组由许士杰、梁湘、姚文绪、孟庆平、王越丰等人组成,许士杰任组长,梁湘任副组长。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以举手表决方式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挂牌成立。许士杰任海南省委首任书记,梁湘为海南省省长。
海南省、海南经济特区的成立,掀起了全国性的海南热潮。几乎大型公司均在海南开立分支机构,许多“下海”的精英奔赴海南淘金。
海南省建省之初的几年,房地产业并未有大的起色,这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大环境有较大的关系,商业地产属于固定投资范畴,住宅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海南房地产并未有过热的情况。直到1991年底,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海南房地产才开始升温。之后,房地产业便一路高歌猛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据统计,1991年至1993年底,在海南注册的房地产公司4830多家,约占当时全国房地产企业总数的15%,总注册资金高达500多亿元。
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
曹建海在《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之殇》(《环球视野》2010年3月9日第282期,摘自《向高房价宣战》)中回顾,“1992年到1994年间,流入海南省的资金多达1000亿元,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流入海南省的资金,只有一小部分从事房地产开发,绝大部分用来炒作地皮套利。仅海口一地,地价就由1991年的每亩十几万元飙升至1993年每亩600多万元。”“来自房地产交易的暴利,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客商进入。一个项目一打桩,就有人来购买;拥有一张土地红线图就可以卖出转手,有的项目甚至被转手加价20次以上。”古老的击鼓传花游戏开始上演。
《证券市场红周刊》记者侯斐《记录那些90年代成功逃顶海南房地产泡沫的人们》对在当年海南狂潮中取得第一桶金的成功者进行了采访,其中就有如今的地产大佬潘石屹、冯仑等人。
“一开始都不敢相信,不敢签。在1楼签了房产买卖合同,到6楼加价就卖了。现在想想都害怕。”潘石屹这样回忆。
“很多楼盘一拿到报建批文就登广告,连地基还没有开始打,价格就已经翻了几倍”。冯仑这样说。
潘石屹们是理性的,凭着灵敏的嗅觉,闻到了在疯狂背后隐藏着的危机。有一次,潘石屹靠着五斤桔子的打点查询项目资料时发现,海口市整个报建面积除以该市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人均面积达到50多平方米,而当时北京的人均面积才不过7平方米。在他看来,这个数字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海南房地产行业要出事了。由此,他成功躲过了一劫。
二、宏观调控,挤裂泡沫
1993年初,全国经济出现了过热迹象,通货膨胀严重。面对严峻的经经济形式,中央开始以强有力的措施整顿金融经济秩序。
1993年6月2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
1993年6月2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7月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根据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任命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16条强力调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暂停对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和拆借资金并限期收回,提高存贷利率并对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制止各种乱集资,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保证对储蓄存款的支付,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投资体制改革要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限期完成国库券发行任务,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股票、债券等证券发行计划,加强对出口收汇的监督管理,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管理,强化税收征管,清理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在16条调控措施中,有11条与收紧银根相关,有2条直接指向房地产和建设项目。
1993年8月16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对 所有在建固定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