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编写人:范祥栋 审核人:王小攀 一、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收复失地、为民族复仇雪耻。因此,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御敌,统一中原而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和。身为“归正人” (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这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南宋丞相史浩首先提出,随后成为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归者的统称“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 “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事: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 “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用“抱铜琵琶,执铁绰板”来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盛赞芹菜好吃,富豪吃了结果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称《美芹十论》。文中陈述抗金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展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2.写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作者时年65岁。这之前,辛弃疾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才被朝廷召入京师,并被派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侘(tuō)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镇江任职的。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练兵备战,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韩侘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 3.字词辨识 遥岑( )玉簪( ) 螺髻( )鲈( )鱼 堪脍 ( ) 倩 ( )揾( ) 舞榭( ) 狼居胥( ) 佛狸祠( ) 4.古今异义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风采特异,业绩突出遥岑远目赢得仓皇北顾尚能饭否(1)你感觉风格怎样?答案:这首词豪放,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远,感慨深沉。 (2)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答案:作者登上建康(今南京)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自伤抱负世无知,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第一个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即晋人张翰。《世说新语》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作者拿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一说,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辞归,作者却耻于弃官归隐,因为他有报国的雄心壮志。)? 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说,陈登(元龙)因许汜没有志向很看不起他,自己睡大床,叫许汜睡下床。许汜把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说,如今天下大乱,希望你能忧国忘家,你却只管买房置地,假如我是陈登,“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如果自己像许汜那样只为自己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大略的英雄了。从而表明了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 第三个典故——“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东汉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在路上看见自己从前栽种的杨柳已经有十围粗了,不禁感叹道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