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对于经济收敛问题,新的工业化研究开始考虑资源环境对增长本身的反向影响。 Barro和Sala(1995)、Mankiw等(1992)、Pack(1994)和Romer(1994)对众多国家的比较 研究表明,贫困国家的长期增长率无法超过富裕国家。不稳定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机构制约了新技术和创新的产生,继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约束作用。 * 20世纪90年代后的研究中,工业化不能产生经济收敛的原因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来自贸易结构对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 资源环境和工业化之间的双向影响方面的研究: Harris(1981)通过建立小国开放模型展开相关研究; Brander和Taylor(1997,1998)在开放框架下纳入贸易因素进行分析。在他们的小国开放模型中,均衡解显示,如果缺乏资源所有权的管理和合理分配,那么即使是资源充裕的国家也同样会出现长期福利降低的情况。 * Barbier(1994)的研究表明,作为落后的贫困国家,它们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高资源依赖的。它们不仅在那些初级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渔业上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而且出口产品的50%或更多都来自一些初级产品。 Sachs 和Warner(1999)对拉丁美洲的经验研究也发现,“荷兰病效应”导致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可能经济增长得更慢,即资源丰裕可能会降低一国的长期福利。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在于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否会由于资源环境问题产生冲突,如Kenneth Pomeranz(2002)对欧洲和中国工业化和生态环境的对比,认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大量消耗资源和对环境的破坏将可能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为争夺有限自然资源和环境标准的不同而产生冲突。 * (2)卢卡斯等人对工业革命的研究 卢卡斯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与工业革命结合起来,从更广阔的视野,对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人口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差距的演进进行了新的深入研究。 * (3)“再工业化”问题的讨论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提出的“再工业化”或“二次工业化” ; 美国提出的“重新工业化”或“再工业化”。 * 西方学者一直在坚持工业化历史的研究,有的是专门研究工业化史,包括国别工业化史;有的是在经济史中重点研究和论述工业化史。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吕贝尔特:《工业化史》; 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恩格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 卡洛·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四、工业化历史的研究 *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格尔和道格拉斯·诺思运用经济理论和数量分析方法解释经济和制度变迁,说明历史上经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创立了“新经济史学”,深化了工业化史的研究。 * 福格尔:《铁路与美国经济增长:经济计量史学论文集》(1964)、《不公正的时代:美国黑人奴隶制经济》(合著,1974)、《无需协议或契约:美国奴隶制度的兴衰》(1989)。 *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变化与美国经济增长》(1971)、《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化》(1981)、《制度、制度变化与经济绩效》。 本讲结束 * 工业化和工业化道路 人文学院: 申晓勇 2016年上半年 经济学专题-工业化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 一、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 1、工业化的概念 工业化一般是指工业(或者制造业、第二次产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 这是一个经济结构不断变化、人均国民收入和包括农业在内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由以农业为主导的农业经济社会逐步向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 2、工业化的内涵: (1)工业化不是只发展工业,不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 (2)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的比重并不是始终上升的,而是先升后降,其变动轨迹呈现出的是一条抛物线;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但不会下降为零,工业化过程不是发展工业、消灭农业的过程;服务业的比重则是不断上升,在工业化后期成为主导产业。 (二)工业化的特征 工业化的内涵丰富,包括经济结构的演进和优化、技术的进步、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效率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中,技术进步是首要因素,经济结构变化是核心内容,其他方面是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的结果。 具体来讲,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技术进步特征; 2.经济结构特征; 3.生产组织特征; 4.效率和收入特征; 5.社会特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