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坝心镇素有“石屏东大门”之称,距县城20公里,东邻建水县,西连异龙镇,北与龙朋镇、新城乡及建水县接壤。总人口30182人,总面积225.63平方公里。下设13个党总支,101个支部(其中:95个农村党支部,5个机关支部,1个直属党支部),共有党员1395人。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坝心镇紧紧围绕“发展与创新”主题,按照“五好五带头”要求,团结和带领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立足实际求创新,与时俱进谋发展,促进了党建、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共赢。
一、优化产业促发展,万元增收奔小康
为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变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为现代规模化、节约化农业生产方式,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坝心镇认真分析镇情,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产业,不断加快了“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的前进步伐。
(一)整合土地,集零为整提效益
一是建设劳务经济,以工促农。建立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组织,专人负责处理劳务流动工作和本地用工及留守儿童、老人的教育、生活、劳力等相应问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消除后顾之忧,达到减少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目的。
二是整合土地再承包。将农户分散的土地收拢平整再连片承包,让从事农业生产人口掌握有至少10亩以上的连片土地,为全镇5年内基本消除年收入1万元以下农户打牢基础。
(二)优化产业,拓宽渠道促增收
坝心镇紧紧围绕“支柱靠烟、特色靠鱼、基础靠畜、提速靠菜、持续靠林”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按照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突出抓好烤烟、渔业、畜牧、蔬菜、林果五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一村(多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一是打牢农业基础。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发展思路,坝心镇努力增加优质稻种植亩数,每年计划种植水稻面积控制在13000亩以上,平均年产粮食6931.45吨,有效确保了粮食安全;以农业综合开发为抓手,着力打造海东小米辣高产样板种植,因地、因时制宜开展技术培训,科学管理,逐步向海马里、王家冲及芦子沟等村寨推广先进种植经验,以点带面辐射铺开,扩大了种植规模,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经过数年的发展,小米辣种植已覆盖全镇12个村委会,仅2010年全镇种植小米辣就达6200亩。发展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5户,年产蛋鸡1000只以上的养殖户2户,发展特种养殖户2户,共养殖野猪310头,生猪出栏8.83万头,肉牛1806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14亿元;水产业发展效益明显。水产品总产量达2529吨,实现渔业总产值2536万元。
二是壮大林果经济。瓜果飘香的季节,坝心的万亩杨梅园、金色枇杷村及香甜可人的草莓红让越来越多的客人慕名而来。坝心镇打造自己的产业品牌已初见成效。坝心镇抢抓历史机遇,瞄准市场需求增长点,不断扩大特色林果品种的种植面积。2010年,新植杨梅1300亩、枇杷2000亩,落实核桃种植面积4000亩,种植桉树1.48万亩,全镇实施中低产林改造1.61万亩。特色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速。绿了荒山,富了农民,同时为发展壮大林果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加大对杨梅生态园、草莓生态园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将林果产业发展成集美食、休闲、观光和娱乐为一体的产业服务链,为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建立了新海资枇杷等一批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以示范基地,以典型案例引导农民诚信经营,增强种植户质量标准意识、品牌意识,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注册商标,引导农民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逐步实现“百千万行动”增收目标。
三是搭建旅游平台。在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坝心镇认真分析自身资源优势,按照县委建设古城清江秀湖山、“山水休闲天堂,文化体验圣地,美食享受家园”的发展蓝图,统一规划,合理开发,以新街海河整治工程为契机,以“吃渔家饭,跳彝家舞,品园中果,逛古民居”的旅游开发思路,开发修复新街古集市和洄澜阁、白浪水月寺及以老政府、芦子沟等为代表的古民居,以异龙湖综合开发为依托,加大对杨梅生态园、枇杷生态园、草莓生态园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开发观光旅游业。以养殖青鱼、鳡鲦等名、特、优水产品为起点,带动发展以饮食、住宿为主线的现代服务业;以烟盒舞、海菜腔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全力打造烟盒舞之乡、海菜腔之乡,使坝心建设成为连接石屏、建水两县,辅射昆明、玉溪两市的旅游胜地,不断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三)壮大协会,网格联动强堡垒
为适应生产市场化发展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风险,坝心镇老街、白浪、坝心、新海资等村委会的农户自发组建了杨梅、草莓、水产、枇杷等产业协会,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各类代表+中心户+合心组”、“支部+协会”等发展模式,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有效解决了组织松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极大增强了种植户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在今后的5年中,坝心镇将加大对产业协会等农民合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