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 论
一、果树及果树生产的特点:
1、果树:主要指能够生产供人们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砧木)的植物(大多数为木本植物—苹果、葡萄、少数为草本植物—香蕉、菠萝)。
2、果树生产:由育种、栽培(苗木培育、果园建立、管理、采收)、储藏加工及销售组成
特点:1)果树种类多:2792种(包括乔木、灌木、藤本及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的只占5%,各自的生物学特性、环境条件、栽培条件各不相同。
2)生产周期长:大多数为多年生,对土壤肥水条件要求较高,3~5年后产果,7~8年进入丰产期;品种更新慢,生产周期长建园时要考虑到品种与市场的关系。
3)集约化生产:果树生产是一项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高产出(效益大)、要求精耕细作的产业。一亩园十亩田
4)产品大多数以鲜食为主:与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关,低层次的经济结构只能以鲜食为主,经济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促进加工、微加工(防腐剂、添加剂的应用),为果品加工提供技术支持,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因此,果树生产者不但要注重品种选择:了解每个品种的特性、当地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又要根据当地劳动力素质,采用适合的品种、适当的栽培技术,生产出高产、优质,适于人们消费及加工要求的果品。
二、果树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果树生产的历史
果树生产是一种植物资源利用、加工的行为,它是伴随着农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农业分支学科。随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不断的将野生植物资源进行驯化、改良、种植,并加以利用,这是农业发展的途径,也是果树生产发展的过程。同时植物资源又有一定的地域性;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果树资源比较丰富。秦汉时期桃、李、杏、梅、枣、柿等的生产就已形成规模,同时又进行了象葡萄、石榴、扁桃的引进工作。唐代就出现了嫁接技术。明清时期的果树育种、苗木繁殖技术就相当发达;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品系,如莱阳梨、肥城桃、上海水蜜桃等。20世纪初一些高校设立的园艺课程都涉及了果树生产。随即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各种果树研究所,进行果树科研工作。
第一阶段:西汉(公元前1世纪)以前为我国原产果树栽培的时代
第二阶段:西汉以后至19世纪中叶(1871年)为我国原产果树与引种果树栽培根结合的时代
第三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为我国果树小规模专业化发展时代
第四阶段:20世纪中叶以来为我国果树大规模专业化发展时代
(二)、中国果树生产现状
我国果树生产面积大,单产不高,总产量多(居世界第四位,苹果栽培面积及产量居世界第一),人均产量不足65.1千克(世界人均产量),出口比例少(占世界1%)。主要原因在于自然、人文及经济条件的限制。但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在种质资源保存、组培、生物技术及自动化生产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果树生理、分类、育种、激素、环保、采后处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
1.果品生产总量增长迅速,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1980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只有679万t,排名世界第10位。从1993年开始,我国果树栽培面积和果品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并逐年增长。2001年全国果园面积达到920万hm2,水果总产量达到6658万t;2002年全国果品总产量又上升到6809万t,约占2002年世界果品总产量47100万t的14.5%。按农业部规划, 2010年为9300万吨。
但从单位面积的产量来看,我国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0年我国水果(不含甜瓜)每hm2面积的平均单产为8279kg,只相当于日本的46%、美国的33%,也低于亚洲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表0—1 2000年中国主要果品单产的国际对比(kg/hm2)
项目 中国 世界 亚洲 日本 美国 水果(除甜瓜外)
柑橘
苹果 8279
9809
9940 9632
17348
9721 9230
11934
10655 17898
18266
2088 25164
35966
25909 2.果品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优质果品所占比率较低
目前生产的水果基本上是以苹果、柑橘、梨、香蕉和葡萄为主。1999年上述水果的生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4,其中,苹果、柑橘和梨三大类水果的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为63%,且中熟品种偏多,早、晚熟品种供给不足;一般品种多,优质品种少。按国内标准,目前我国优质果品的比率约为30%左右,如果按国际标准衡量只有5%的优质果品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果品质量较差,是制约我国果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主要果品生产成本趋于稳定,价格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从果品生产成本看,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1996年,呈大幅度上升趋势,1996年至1998年波动较大,1998年以后,基本上处于稳定态势。按全国统一工价计算,苹果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第一框+第3目【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2011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建筑施工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pdf
- 面向教学评价的情感分类.pptx VIP
- 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高中数学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课件】.pptx VIP
- 《中药材炮制加工方法图解》.pdf VIP
-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pdf VIP
- 羊群效应——一个班级最可怕的存在!--高一上学期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Apple 环保系统操作说明FMD_Portal_TRM_Training.pdf
- 厄瓜多尔介绍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