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VIP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概述 本工程位于XX市XX标准分区,该区位于XX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XX组团,包括童家溪镇新农村、建设村及XX岗镇村。规划区东以XX环道为界,南以XX引道为界,西以XX铁路为界,北以XX镇现状入口道路为界。其用地属XX区溪镇和XX镇行政辖区范围。212国道从本规划区南北纵向穿过,规划的XX市中环线从本规划区北部东西向穿过,用地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52.38公顷、公共设施用地1.23公顷,工业用地138.39公顷、仓储用地2.03公顷,市政设施用地2.31公顷、绿地141.11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01.56公顷,对外交通用地4.56公顷、其它用地6.65公顷)。 本次设计的内容包括:连接道为连接xx所的一条专用。 连接道起点与D1相接,终点止于xx所,南北走向,该道路是通往xx所的一条专用,线路全长m,双向双车道。 二、地质情况 1、气象水文 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据XX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8.3℃,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3.1℃。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7.1mm,大于1000mm的年份占70%,最大降水量为1544.8mm。降水全年分布不均,春季为280.1mm,夏季为494.0mm,秋季为270.6mm,冬季为57.0mm。年平均降雨日数143.4天,多集中在5~10月,以7月最多。一日最大降雨量195.3mm,三日最大降雨量221.0mm,连续最大降雨量272.6mm,最长持续降雨天数10天,相对湿度80~85%。 环境水和土对建筑结构无腐蚀性。 2、地形地貌 勘察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勘察区为浑圆状的山丘与丘间洼地相间,地势总体上为西高东低。道路主要穿过了山脊、丘间洼地及斜坡等微地形,拟建道路两侧斜坡坡角一般为15°~25°,丘间洼地平缓。勘察区最高点位于K0+300北侧的山丘丘顶,高程为285.91m;最低点位于D路终点212国道处,高程为238.32m,高差约47.59m。 3、地质构造 构造上,拟建场地位于经向构造体系中观音峡背斜北西翼,岩石呈单斜产出,产状为109°∠33°。岩体中主要发育层面裂隙及构造裂隙: ①层面裂隙L1:109°∠33°,裂面平直,多闭合,少量张开0.5~2mm,内有泥质充填,延伸4~7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间距0.4~0.8m,平均间距0.6m。 ②构造裂隙L2:259°∠79°,裂面较平直,张开1~3mm,内有少量粘土充填,延伸1~3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间距1.2~2.0m,平均间距1.6m。 ③构造裂隙L3:164°∠82°,裂面较粗糙,多闭合,少量张开,内有少量泥质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间距1.5~3.3m,平均间距2.4m。、水文地质 勘察区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及水动力特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勘察区内低液限粘土和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为弱透水层,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加之勘察区四周切割临空,不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场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少量生活废水补给,降水后绝大部分地表水沿斜坡排出场地外,仅有少量下渗,在场地低洼处的基岩顶部赋集形成孔隙裂隙水。地形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疏干排泄。 根据本次勘察的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成果资料显示,钻孔内均无地下水。 综上所述,勘察区在勘探深度内地下水贫乏。 、不良地质现象 经调查,场区内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崩塌、危岩、活动性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无地下洞室、地下构筑物,在自然状态下场地整体稳定。 三、设计依据及规范 1、设计依据 (1)我院与建设方签订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1:500现状地形图。 (3)业主提供的XX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 2、设计规范 (1)国家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交通部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建标[2002]99号)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3)建设部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