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历史周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将正确选项填图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否则答题无效)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2、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3、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制度 B分封诸侯国 C奴隶社会的瓦解 D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5、“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尚书被中书取代 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
6、有清代学者指出:“光武中兴,贤主也。其不任三公,政归台阁,欲使权不下移,政由上出也。”他所指的光武帝“政归台阁”是指哪一项举措的出现?
A.起用布衣为相 B.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C.设内阁 D.以丞相领政
7、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澎湖和琉球 B.河北、山东 C.西藏 D.岭北
8、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北宋设
①参知政事 ②三司使 ③通判 ④枢密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决策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10、“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
11、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协调
12、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3、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1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15、郡县制较分封建制不易出现分裂割据的经济原因是
A、郡县制下的郡县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
B、郡县制下的郡县实行土地国有制
C、郡县财税收入全部上交中央
D、郡守、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1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或本质特征是
A、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独揽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一切大权
B、中央和地方官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并对皇帝负责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加强对人民的统治,镇压人民反抗
17、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秦朝“废分封,设郡县”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C、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9、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满清民族权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20、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doc
-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doc
- 四川省广元中学高2008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doc
-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 四川省广元中学2008届高三理综第四次月考试题.doc
-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考英语备考“经典写作”之分类突破讲座.doc
- 四川省成都高新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一政治元旦竞赛试题.doc
- 四川省南溪一中高2008级高三上第2次考试-文科综合.doc
- 四川省成都市棠中外语学校2008届高三文科综合测试.doc
-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外语学校2008届高三文科综合测试(二).doc
-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08年1月高一地理联考试卷人教版必修1.doc
- 山东省海阳市第一中学200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静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专题讲座.doc
- 山东省莱芜市2008届高三政治期末考试试题.doc
-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2008届高三化学期末统考模拟2.doc
-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生物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试 题 全国通用.doc
- 山东省菏泽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政治月考试题 新人教.doc
- 山东省胜利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 山东省济宁市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理科).doc
- 山东省枣庄市2008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doc
- 山东省菏泽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英语月考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