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2008届高三政治卷第四次月考试卷 新人教.doc

湖南省雅礼中学2008届高三政治卷第四次月考试卷 新人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雅礼中学200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最佳选择题:(25*2=50分) 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全球发行了一整套奥运纪念币,纪念币上市以来,由于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受到许多奥运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积极追捧,收藏价格几度上涨。据此回答1-3题 1、对中国人民银行来说,发行奥运纪念币 ①实现了其价值 ②实现了其使用价值 ③出让了其价值 ④出让了其使用价值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正面主景图案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和跑道俯视图景。背面图案有中国传统武术运动和奥运五环抽象造型。《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国诗史的源头,它积淀了丰厚的上古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 4、《诗经·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说法,对这种交易方式认识正确的有 ① 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② 这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具体方式 ③ 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④ 在这种交换方式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A.①②     B. 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5、李某想购买一套标价为48万元的住房,在首付18万元资金的同时,李某又向银行按揭贷款30万。其中48万元是该住房的______,李某支付给住房开发商的18万和向银行借的30万,其职能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A.价值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价格 价值尺度 贮藏手段 C.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D.价格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特别提出了两项约束性指标:每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消耗下降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回答6~8题 6.右图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解读本图,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 B.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环境污染程度越高 C.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D.“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7.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未实现年初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在我国,要促使图中的拐点出现,必须( ) A.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C.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8.“十一五”期间我国要抓好“减排降耗”工作,必须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这反映了( ) A.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 B.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创造性思维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 D.发展理念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2007年9月18日,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揭晓。一个道德模范,一座精神丰碑。道德楷模以人生之火,点燃了美丽的道德之烛,显示了道德的精神力量。据此回答9-10题. 9.道德力量始终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道德建设,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10.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人民群众踊跃参与评选活动,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道德明星”,这蕴涵的哲理是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③认识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④不同意识对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2007年10月24日18时,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站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1-12题. 11.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嫦娥奔月”便演绎了一则美妙的神话。从哲学上着,“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 B.是客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